03-液体制剂药剂学.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二)混悬剂的稳定剂 2.助悬剂 Suspending agents 机理:增加介质粘度、微粒亲水性,吸附于界面形成保护膜,防止粒间聚集、转晶 品种: 低分子助悬剂(甘油、糖浆) 高分子助悬剂 天然:黄原胶、阿拉伯胶、西黄耆胶、桃胶、琼脂、白及胶、海藻酸、淀粉 合成/半合成:MC、CMC钠、HPC、HPMC、PVP、卡波普、葡聚糖 硅皂土:天然胶状的含水硅酸铝 * 混悬剂的稳定剂 3.触变胶(Thixotropic gel) 触变性流体(thixotropic fluid) 现象:含某些物质的流体,静置时形成网状结构,顷倒或振摇时,网状结构破坏,粘度突然变小,容易流动 特点: 静置时粘度大,微粒不沉降 例子:PEG溶液,2%硬脂酸铝在植物油,六偏磷酸钠与柠檬酸钠以适当比例(1:0.8-1.2)配成的溶液 * 混悬剂的稳定剂 3. 絮凝剂、反絮凝剂 flocculating/deflocculating agents 絮凝与絮凝剂 Flocculation 絮凝:加适量电解质(称絮凝剂)使微粒ζ↓,粒间斥力稍低于引力,形成疏松絮状聚集体的过程 意义:经振摇可恢复成均匀的混悬剂 絮凝剂加量:ζ↓20-25mV为度 影响因素:电解质浓度、离子价数 反絮凝与反絮凝剂 Deflocculation 反絮凝:加电解质(反絮凝剂)使微粒ζ?,斥力引力,阻碍粒间碰撞聚集的过程 意义:不絮凝 影响因素:电解质种类与加量,加量不同引起絮凝或反絮凝 * (三)混悬剂的制备 问题:防止结块、良好的再分散性 关键:合理选择、使用稳定剂 1.分散法(Dispersion) 方法:粗粒粉碎,再分散到介质中 干研磨: 亲水性药,(加液研磨),再分散:氧化锌,炉甘石 加液研磨:疏水性药物,再分散 水飞法:质重、硬度大的药物 设备:研钵、胶研磨等 例子:复方硫磺洗剂 * 混悬剂的制备 2. 凝聚法 Aggregation, coacervation 化学凝聚法 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经化学反应生成难溶性微粒,再分散 关键因素是稀溶液、激烈搅拌 例子:口服硫酸钡(钡餐:胃肠透视) 物理凝聚法(微粒结晶法) 将热饱和药液,急速搅拌下加到另一冷溶剂中,药物快速结晶,再分散于介质中 关键因素药液的饱和程度、温度、搅拌速度、顷倒速度等 例子:醋酸可的松滴眼剂 * 混悬剂举例 复方硫磺洗剂 处方: 沉降硫磺 30g 硫酸锌 30g 樟脑醑 250ml 甘油 50ml 5%新洁而灭溶液 4ml 蒸馏水 至1000ml 制法:沉降硫磺+甘油研磨,+新洁而灭研成糊状,加入硫酸锌液(硫酸锌溶于250ml水),研磨均匀,慢慢加入樟脑醑,并急速研磨(或搅拌)至均匀混悬,添加蒸馏水至全量,摇匀。 注释: 甘油使硫磺表面亲水,增加稠度;新洁而灭降低界面张力,兼有抑菌作用;樟脑醑为10%醇液,加入时应急速搅拌或研磨,以免樟脑因改变溶剂而析出。本品外用于治疗皮脂溢出,具有杀菌、收敛等作用。 * 混悬剂举例 * (四)混悬剂的质量评价 1.微粒大小 Particle size 微粒大小直接影响制剂的质量、稳定性、药效、生物利用度 显微镜法 一般应测定300-600个粒子才具统计意义,若粒径较均匀可测定200个 本法测定范围0.2-100μm * 混悬剂的质量评价 库尔特计数法 测定原理:管壁有细孔,内外有电极,微粒通过时,引起电阻变化,两侧电压随粒子体积大小而变化,将电压变化信号转换、放大,输出为粒径与分布的数据 特点:方便快捷,粒径范围0.6-150μm 其它方法:光散射法等 * 混悬剂的质量评价 2. 沉降容积比 Sedimentation rate 定义:沉降物容积V与沉降前容积V0的比值 F=V/V0=H/H0×100% 式中V、V0分别为二者的容积,也可分别用沉降物高度H与混悬剂H0代替。F值在0-1之间 测定方法:首先测定一定量的混悬剂的体积V0或高度H0,然后静置一定时间,沉降面相对不在改变时测定V或H,代入公式可求出F。 F值越大,表明混悬剂越稳定 2010版药典规定:口服混悬剂静置3小时F值不得低于0.9 * 混悬剂的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