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医大《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pdf
《基础护理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
一、课程名称
中文名称:《基础护理学》
英文名称:^FundamentalNursing》
二、学时学分与适用对象
课程总计54学时,3学分。本标准适用于四年制护理学专业。
三、课程地位、性
《基础护理学》护理学科的基础,护理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最基本、最重
要的课程之一。《基础护理学》学生学习临床专业课的必备前期课程,为临床
各专科护理提供了必要的基础知识。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确立以服务对象为中心
的整体护理观,运用护理程序的思想和工作方法指导护理实践。课程以患者入院
到出院整个流程为线索贯穿了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包括:环境的设置、出入院的
流程、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清洁护理的要点、休息与活动的指导、生命体征
的评估与护理、饮食与营养的指导、排泄的评估与护理、给药的基本知识、病情
观察的内容与方法、临终关怀的要点等。本课程的基本任务就以培养学生良好
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为核心,树立整体护理的观念,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并充
分融合同期学习的《基础护理学技能》,获得满足服务对象生理、心理、社会需
求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四、课程基本理念
明确定位本课程在护理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坚持强化基础、突出
整体、重视人文的原见,以学生为本,落实本课程的组织与管理。在教学目标的
构建上,与护理专业创新型高素质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突出总体目标,同
时强化知识、技能和态度情感目标;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既夯实专业基础又紧
跟学科发展,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人文关怀的渗透,强调整体观的树立;
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加强教帅的积极引导,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
创新性,鼓励学生多阶段、多形式地参与教学;在教学效果的评价上,将传统的
考核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相结合,形成更合适的评价体系。
五、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护理学专业教学韦导委员会制定的《护理学本科
专业规范》和《安徽医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基础作用,坚持强化基础、突出整体、
重视人文基本原则,强调以学生主体,采用讲授、讨论、启发等教学方法相
结合,以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1.强化基础知识: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和教学资源的
分配上,《基础护理学》将强化护理学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习,建立起对服务对
象进行健康照顾服务时应具备的基本理念和框架。同时,应紧跟学科发展前沿,
及时更新和补充相关理论、概念及标准,使学生的学习跟上学科的发展。
2.突出整体护理: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中,通过案例式、启发式教学,强
调护理工作应以服务本象中心,强调服务对象是一个开放性的有机整体,鼓励
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思考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需求分别有哪些,什么
会有这样的需求,如何去满足,还会有哪些需要和不足的延伸。
3.重视人文关怀: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要以提升学生人文精神目标,
努力挖掘课程本身的人文内涵和情感陶冶功能,在阐述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机地
融入人文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概念。除了在教学目标的设置上体现出对服务对象的
关爱外,还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注重对服务对象本身、服务对象的亲属、临床护士
等角色的移情和体验,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专业价值观和人文关怀品质的
行程。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学生能够树立整体护理观,通过对护理学基本理论和知
识、学科进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