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管理体会.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家庭无创通气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管理体会 呼 吸 内 科 简 介 家庭应用指证 无创通气在我院的应用历史及目前状况 历史:2005年至今,解决了90%的COPD II型呼吸衰竭,同时少数应用与支扩合并呼衰(原先不太适用,痰多) 目前状况:目前我院家庭治疗的人员30余人,呈年递增趋势。(有指征均以无创为主) 原因: 呼吸机的降价 人们对呼吸机认识及主动性增加 家庭无创通气使用情况 管理方法 登记患者姓名、年龄、性别、电话、地址、机型、购买日期、随访日期 管理员联系方式:科室电话、办公室电话 呼吸专家出诊时间: 每周一、三,张景(副主任医师) 每周二、五,王军民(主任医师) 管理方法---对象和内容 管理方法---对象和内容 管理方法---实施家庭无创通气前的准备 管理方法---实施家庭无创通气前的准备 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家庭经济状况协助患者选择合适的呼吸机,减少盲目购买所带来的经济损失。由主治医师详细与患者沟通,建立信任关系,讲呼吸机的知识,少讲呼吸机的品牌,减少误会。 仔细阅读无创呼吸机的使用说明书,了解机器的性能,熟悉机器的组成,并由销售人员仔细讲解。 提前告知注意事项,如出现病情变化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打消“呼吸机能治百病”的错误观点,以免延误诊治。 设立“一对一机制”,即病人从带机到随诊、再住院,自始至终由专人进行管理。住院期间及时了解病人所需及不适,建立联系档案,便于沟通。 遵从医嘱,定期返院。 管理方法---实施家庭无创通气前的准备 在住院期间由主管医生教会患者及家属应用无创呼吸机后,让其在住院期间独立操作,医生指导,及时纠正所出现的问题。 常见的问题: 面罩的漏气(选择合适的鼻或口鼻面罩,义齿的佩戴) 日夜交换不同面罩:日-鼻罩,夜-口鼻罩 面罩的摘戴(最好有卡扣) 呼吸机报警(简单处理) 通气过程中的过度湿化(管路的排水) 管路的消毒(最好由医生进行操作) 管理方法—实施家庭无创机械通气 管理方法—实施家庭无创机械通气 管理方法—随访 如病情稳定,每3个月随访一次,根据患者的状况逐步减少应用机械通气的时间,但最低不能少于8小时,尤其是夜间机械通气时间要有保证,注意疗效与应用时间的最佳结合点的选择。减少日间应用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加强患者对治疗疗效的肯定及治疗信心。 方法:家庭随访 定期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测定6min行走距离,圣·乔治呼吸评分,定期查血气分析,1年后在患者的缓解期内测定肺功能。 方法:医院随诊 管理方法---清洗和维护 每周对面罩,管路进行清洗,避免阳光直射导致管路硬化干裂,用含中性清洗剂的温水冲洗管路,洗后悬挂晾干。 定期保养—面罩管路每日摘戴时检查是否受损,用湿布及中性清洗剂擦拭机器外部,检查滤膜是否被脏污阻塞。 求教? 如何更好的对患者 进行家庭无创? 求教? 住院期间 院外 互相协作 华北油田总医院 *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总医院呼吸科 华北油田总医院 华北石油总医院呼吸内科现有硕士研究生4人,在读硕士4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4人。开放床位40张。小型无创呼吸机6台。 限制性胸腔疾病:主要包括胸廓异常(如胸壁畸形、脊柱侧后弯、脊髓损伤及脊髓灰质炎后遗症、胸廓成形术后等),急性和慢性进展性神经肌肉疾患(如肌萎缩侧索硬化症、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和其他神经肌肉疾患等),肺疾病(如放射性肺纤维化、职业性肺病等 COPD:①PaCO2≥55 mm Hg;②当吸氧流量≥2 L/min, PaCO2在50~54 mm Hg之间且脉搏氧饱和度≤88%并持续5 min以上;③ PaCO2在50~54 mm Hg之间,在1年内因高二氧化碳性呼吸衰竭住院2次以上者。(3)夜间低通气: 睡眠对通气有显著的影响,尤其在疾病状态下如胸壁畸形、慢性限制性肺疾病及COPD等多伴有明显的夜间低通气。 临床资料: 2005年至今,我科共有30例老年COPD患者合并慢性呼衰住院治疗病情稳定后 无创呼吸机进行家庭无创通气治疗的患者。 男 18 例,女 12例。年龄 60 - 83岁。30例使用美国伟康双水平无创呼吸机其中pro2 28台,Harmony2台。IPAP 12-18cmH2O, EPAP 4-6 cmH2O。6例使用鼻罩,24例使用口鼻面罩,均采用医用制氧机供氧,每天治疗时间大于8小时。 慢性呼衰患者 由于慢性疾病的原因导致老年患者的判断、理解能力下降,对于长期家庭无创呼吸机治疗难以接受,因此应该在心理上积极沟通,详细讲解治疗的意义,减少心理恐惧,同时应该耐心细致的讲解呼吸机的操作,手把手指导操作,床旁观察病人练习,有错误及时纠正。 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