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克次体-微生物学教学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第二篇 致病性细菌 第27章 立克次体 Rickettsia 微生物学教研室 翟爱霞 教学大纲 掌握内容 立克次体概念及共同特点 普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及引起疾病 熟悉内容 立克次体病的防治原则 问题 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 普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 立克次体(Rickettsia) 严格细胞内寄生 引起斑疹伤寒、恙虫病、Q热 Howard Ricketts发现 立克次体属 柯克斯体属 立克次体目 东方体属 埃立克体属 巴通体属 共同特点 专性细胞内寄生 与节肢动物关系密切 大多是人畜共患病的病原体 立克次体属 形态与染色 多形态性 Giemsa染色,紫色或蓝色 排列不规则 培养特性 在活细胞内生长 二分裂方式繁殖 鸡胚接种、细胞培养 抗原结构 群特异性抗原 外斐试验(Weil-Felix test) 种特异性抗原 感染途径 节肢动物的叮咬 致病机制 主要病原性立克次体 普氏立克次体(R.prowazekii) 人虱 ? 人 人 人虱 流行性斑疹伤寒传播方式 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传播方式 鼠 ? 鼠蚤 鼠虱 鼠蚤 人 人 ? 鼠 恙虫病东方体 贝纳柯克斯体(C.burnetii) Q热(query fever )的病原体 蜱为传播媒介 引起发热、头痛、腰痛等 汉赛巴通体 猫抓病(cat scratch disease, CSD) 汉赛巴通体 传染源:猫 丘疹、脓疱,脾肿大等 免疫性 以细胞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辅 病后可获得较强免疫力 微生物学检查法 标本采集:急性期血液和双份血清 分离培养:首先接种豚鼠 血清学试验:外斐反应 防治原则 控制和消灭中间宿主及储存宿主 特异性:鼠肺疫苗(全细胞灭活疫苗) 小结 立克次体概念及共同特点 普氏立克次体、斑疹伤寒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的传播媒介及引起疾病 立克次体病的防治原则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 Medical Microbiology 医 学 微 生 物 学 Department of Microbiology, HMU 哈尔滨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 斑疹伤寒群生物群 斑点热群生物群 致病物质 致病机制 局部(淋巴组织小血管) 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 高热、头痛、皮疹 (第一次菌血症) (第二次菌血症) 血管 内毒素、 磷脂酶A 节肢动物叮咬或粪便 病理部位 种类 传染源 媒介昆虫 主要临床表现 免疫力 普氏立克次体 人 人体虱 发热、头痛、皮疹 持久 (流行性斑疹伤寒) 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损伤 斑疹伤寒立克次体 鼠 鼠蚤 发热、头痛、皮疹 持久 (地方性斑疹伤寒) 鼠虱 恙虫病东方体 鼠 恙螨 局部黑色焦痂 持久 (恙虫热) 发热、头痛、皮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