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5-2016八年级地理上册第2章第2节气候基本特征(第3课时)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doc

发布:2017-08-03约2.4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气候的基本特征(第3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运用资料说明形成我国气候特征的影响因素 【教学目标】 运用中国气候类型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认识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 比较不同城市间的气候特点,归纳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初步学会评价我国的气候特征。 了解我国气候大陆性强的特点 【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方法】观察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 【教具准备】一体机。地图等 1、教材相关知识: (1)已学知识: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过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分布图和降水量分布图的判读,气候类型及其特征、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知识。 (2)需要传授的新知识:我国的气候类型等。 2、要达成的目标(教学目标): 3、学生学习障碍: (1). 我国气候的主要2). 评价我国的气候特征。. 我国气候大陆性强的特点。 .气候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关系。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我国气候的基本特征(3)。 观 察 与 发 现 一体机出示图2-2-10“中国气候类型”图后,深入各小组之间巡视指导。 从图中查看你的家乡所在地的气候类型。 我国共有多少种气候类型? 我国东部地区自北向南有哪三种气候类型? 4、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经过了哪里?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小组内合作,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1、温带季风气候 2、五种气候类型 3、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4、看一下各气候带的分界线,尤其是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经过了秦岭和淮河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积极探究。 自 学 展 示 活动一: 总结我国的气候特征,归纳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看图2-2-11,分布比较以下几组地区的气候特点并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从气温和降水等方面去分析。) 1、海口与哈尔滨 2、北京与银川 3、成都与拉萨 学生回忆七年级所学气候特征,说出各地气候特征。 比较各地的气候特征的不同,分析其影响因素:1、海口与哈尔滨 纬度不同 2、北京与银川 海陆不同 3成都与拉萨 地形不同 回忆以前所学知识,把以前所学知识用到实际问题之中。温故知新,迁移归纳。 活 动 探 究 38页活动二: 我国气候复杂多样,那么你如何评价我国的气候? 分组讨论: 1、那大家想想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有什么好处? 为何我国自然景观差异很大? 为何我国动植物的种类繁多? 为何我国能够发展多种农业生产? 为什么我国的亚热带地区成为亚洲和非洲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 2、不利方面有哪些? 说说你在生活中遇到哪些灾害性天气?他对生活产生哪些影响? 你都分析上面问题的原因吗 引导学生说出:复杂多样的气候有利于各种不同的生物在各地繁殖成长,使中国的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多样,气候复杂多样综合发展多种农业,栽培各种林木,实行多种浓浓作制度,开展多种经营提供了优越的气候条件。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非核恰当,使农作物和林木在旺盛的成长期内得到重做的热量和水分,因此中国喜温植物种植界线要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维度高很多,如棉花、水稻种植的界线。 鼓励学生能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我国的气候及其对于我国生产生活的影响。 自主 学习 请同学们完成P38“阅读题: 1、北京与巴黎相比, 的气温年较差大;北京与相比,的大。与巴黎相比, 的 降水量季节变化大;气候的大陆性强 通过上面的比较,说明了什么问题? 1、北京北京北京我国的季风气候具有显著的特点,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相比,全国大部分地区冬季,夏季,气温年较差,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尤其是内陆地区距海遥远,气候的大陆性更为强烈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原气候和高山气候 大陆性气候强 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总结与归纳,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梳理;又巩固了本课的知识点。 拓展 活动 教师.70C 260C 纽 约 40046′N -0.50C 24.60C (1)由于我国位于 大陆与 洋之间,巨大的海陆热力差异使大部分地区一年内的风向随季节有显著变化,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2)在我国季风区内,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____风,加大了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气温 (升高或下降)的程度,且降水____(多、少)。夏季,来自海洋的偏 风携带了丰沛的水汽,在我国季风区形成了大量的 ________(降雨或降雪)。 (3)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降水自________沿海向________内陆逐渐减少(填方位),且全年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