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3单元中华文明的繁荣与成熟第5讲隋唐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完善教学案 .pdf
第三单元中华文明的旺盛与成熟
隋唐、宋兀时期(公兀581—1368)
[时空坐标•单元概览]
[阶段特征]
隋唐、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接着发展和旺盛时期。政治上,中心集权进一步加强;经济
上,经济重心南移,封建经济接着发展;思想文化上,儒学新发展,文化高度旺盛,四大独
创外传。
[时空坐标]
政I三省六部制、科莉11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II行省制度I
治i-1-I
经曲辕犁、“扬质破坊市制度、交字、心州成为辞
济南青北亘/腿现、经济重心南多2斯贸易中心
时
空
隋唐五代、辽、束、西夏、金元朝
坐
标
,公元1368
思
想I
文
化
[整体感知]
政治一(1)隋唐时期,形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记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2)宋元时期,中心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解决了中心集权和地方分权之间的冲突。
经济一(1)隋唐时期,随着新生产工具曲辕犁的推广应用,农业发展达到新高度;手工
业方面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
(2)宋代是商业大发展时期,在城市里突破了坊、市界限,农村形成大量草市。宋元时期,
海路和陆路的对外交往空前旺盛0
文化一(1)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扩大了学问分子队伍,推动了文学艺术的进步。
(2)宋元时期,儒学处于转型时期,出现理学和心学;科技成就突出,印刷术、指南针、
火药的运用取得突破性进展;学问分子地位的提高、市民阶层队伍的扩大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第5讲隋唐、宋元时期政治制度的演进与完善
着眼于广度、深度、高度
—JICHUZHISHIYIBIANGUO
考点一隋唐时期政治制度
[主干整合•厘清史实]
一、隋唐的三省六部制
1.内容
(1)三省:指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
宰相。
(2)六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开叭工六部。
2.影响
(1)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减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2)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建,以后历朝基本沿袭。
3.局限
流程式分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专权问题及对权力进行有效监督。
[教材拓展]唐朝时期中心行政制度的变迁
唐前期:沿用三省六部制,在三省制下,尚书省成为最高行政机构。三省长官共议国政,
执宰相之职。三省议政场所叫政事堂。
唐太宗时期: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
“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
唐玄宗后:中书门下体制渐渐取代三省体制,成为新的中枢体制。中书门下体制建立后,
使职差遣体制渐渐定型,形成了不同于三省六部制的使职差遣体制。
二、地方割据与中心集权减弱
1.背景
唐中期在地方设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