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液配施水肥一体化操作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1
《沼液配施水肥一体化操作技术规程》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沼液配施水肥一体化操作技术规程》团体标准于2025年2月予以立项,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资源环境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提出,福建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归口。
2编制目的和意义
水肥一体化技术,指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新技术。水肥一体化是借助压力系统(或地形自然落差),将可溶性固体或液体肥料,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肥规律和特点,配兑成的肥液与灌溉水一起,通过可控管道系统供水、供肥,使水肥相融后,通过管道和滴头形成喷灌或滴灌,均匀、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生长区域,使主要根系土壤始终保持疏松和适宜的含水量;同时根据不同的作物的需肥特点,土壤环境和养分含量状况,作物不同生长期需水,需肥规律情况进行不同生育期的需求设计,把水分、养分定时定量,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水肥一体化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到农田灌溉、作物栽培和土壤耕作等多方面。制订《沼液配施水肥一体化操作技术规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制定该标准,推动沼液在设施农业、果树、大田经济作物及其他作物上应用。运用物联网系统的田间信息采集端传感器,获取作物生长环境中的土壤温度与相对湿度、土壤电导率、空气温湿度、风速、风向、降雨量和光照等参数,通过灌溉设备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水肥管理中,协调作物
2
需水需肥规律,适时适量、准确地将水肥供给作物,实现水肥耦合,推动农业向产业化、现代化、数字化发展。
3主要编制过程
3.1立项
福建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于2025年2月初审议通过《沼液配施水肥一体化操作技术规程》团体标准立项申请。
3.2编写起草
为抓好《沼液配施水肥一体化操作技术规程》团体标准编制工作,提高标准的质量,由福建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牵头成立标准起草小组,各标准起草单位派出相关工作人员作为成员,并明确了目标要求、工作思路、人员分工和工作进度等。
2025年2月底,起草小组对标准制定工作展开调研,收集“茶园有机肥施用技术”现有制度文件、相关通知、建设与管理类标准,形成资料汇总,启动标准预研究及草案编制工作,形成工作组讨论稿。2025年2月-3月初,起草小组深入进行调研,并召开了多次研讨会,确定标准框架和主要章节内容,基本形成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灌水制度的确定、施肥制度的确定、操作程序和系统维护等技术内容,并根据标准内容起草了编制说明。
3.3征求意见
2025年3月,起草小组修改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发布了时间为一个月的标准征求意见公告。同时,在线下向全省各有关单位发送征求意见稿,全面征求意见。
3.4审查
二、编制原则和依据
1编制原则
3
本标准遵循“科学性”“适用性”“先进性”原则,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2编制依据
GB/T50485-2009《微灌工程技术规范》GB/T20203-2017《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50363-2018《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
GB/T50085-2007《喷灌工程技术规范》
NY/T2065-2011《沼液农田利用技术规范》NY/T2623-2014《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HJ574-2010《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NY/T1220.1-2006《沼气工程技术规范》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NY/T525有机肥料NY884生物有机肥
NY1106含腐殖酸水溶肥料
NY/T1107大量元素水溶肥料NY1428微量元素水溶肥料
NY/T1429含氨基酸水溶肥料NY/T2266中量元素水溶肥料
三、主要条款的说明
第1章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沼液配施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基本要求、灌水制度的确定、施肥制度的确定、操作程序和系统维护等技术内
4
容。
本文件适用于利用沼液进行滴灌大田种植基地的智能水肥一体化技术操作。
第2章规范性引用文件
规定了本团体标准起草过程中参考的相应标准及引用的文件。
第3章术语和定义
为便于对标准的理解与执行,本章给出了“沼液配施水肥一体化系统”的术语和定义。
第4章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基本要求
对水肥一体化系统的主要功能要求、系统组成要求、田间灌溉管网系统试运行要求、田间数据采集要求、数据传输系统要求进行了相关规定。
第5章物联网智能控制要求
对主要功能、系统组成进行了规定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