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做好对毕业生职业指导的重要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做好对毕业生职业指导的重要性
【摘要】近年来,随着各类毕业生总量的不断增加,我国高校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越来越普遍。能否解决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焦点。作者做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工作人员,从荣成市当前各类毕业生就业现状,毕业生自身、家庭、及社会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数据,以小见大,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出现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围绕着现行的就业政策,对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中国论文网 /7/view-7215829.htm
【关键词】毕业生;职业指导;人力资源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2-169-02
一、荣成市各类毕业生就业现状
2013、2014年度荣成市各类毕业生就业统计表
主要表现两种情况:
(一)各类毕业生就业率不高,失业时间相对较长
根据调查统计,近两年,荣成市各个年龄段和各种文化程度的毕业生都存在失业问题,劳动就业部门统计的就业率只有8成多,算上部分个人实现创业或者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实际就业率在9成左右。同时,但长期失业成为毕业生失业的一个主要特点,最近人力资源市场发放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尚未就业的毕业生失业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占到了52%。据笔者所在的市级人力资源市场记录情况看,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失业登记时间在6至12个月以上。
(二)各类毕业生难以实现高质量的稳定就业
由于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在整个人力资源市场上竞争力不强,短期就业、就业后迅速失业、频繁跳槽的现象相当普遍。比如今年上半年,荣成大部分企业生产订单激增,用工需要量大幅度增加,人力资源市场供小于求,随着下半年企业订单稳定,用工量也趋于平稳,整个人力资源场供大于求的现象又比较明显,因工资、工作环境等原因,已就业的毕业生失业、跳槽问题愈发突出,实现稳定就业难度较大。
二、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
一是生产效率的提高造成的技术性失业。荣成市做为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经济高速发展,企业机械化、自动化生产逐步代替了密集型手工操作,生产率的提高对工人岗位的总需求量逐年减少。各类毕业生大部分是理论知识多,实际技能和操作水平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技能性失业的现象就比较普遍。可以说,目前,技术人才不足已经成为限制荣成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
二是地域性竞争造成的失业。近年来,随着荣成经济的高速发展,省内外和省内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劳动力不断涌入,目前估计外来务工者大约在6至8万人左右,他们在为荣成经济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对荣成的各类毕业生就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二)家庭因素
传统的中国式家庭教育只给孩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并没有给子女更多的锻炼机会。根据市人力资源市场的一份调查问卷显示:“您认为家庭环境是不是与青年成功就业存在一定的关系”?回答“是”的为90.3%,回答“不是”的为9.7%,应该是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当前家庭因素对青年就业的重要影响。另外在不少招聘会上笔者观察,很多都是家长“越俎代庖”,不少家长不仅代替孩子参加招聘会,而且还会把自己对职业的偏见传输给子女,家长的思想意识已间接或直接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阻碍之一。
(三)自身的原因
一是独立性差。这是大多数新成长劳动力的共性,目前各类青年毕业生的年龄段大体在18-28岁之间,基本上都是所谓的80后、90后,又是独生子女,从小到大是作为“小皇帝”“小公主”在家人百般呵护下长大的,在生活、经济上依赖父母,潜意识中没有责任两个字,也没有锻炼自己的想法,习惯于走父母给铺就的路,父母没有给我一个就业的机会,我就不找工作的想法的人较多。
二是缺乏工作和社会经验,心里承受能力差,难以实现稳定就业。新成长劳动力只是在以升学为取向的义务教育的初级或中级阶段上,没有学过多少专门的职业技能训练。进入社会,一旦遇到挫折,就悲观失望,心里承受不了,觉得伤了自尊,没了自信,又重新缩回到了安乐家,缺乏那种锲而不舍的精神。男生小张是一名职校毕业生,因父母是中年得子,从小溺爱,毕业后虽然找了几份工作,但工作不几天不是嫌苦喊累,就是与同事难以相处,导致毕业两年了目前还是赋闲在家。
三是就业观念亟待转变。毕业生在择业上普遍存在观念认识上的问题,不能准确地对自身的能力进行定位,往往对岗位的期望值过高,常常是“高不成,低不就”。脏的、累的不肯干,赚钱少的不肯干,地位不高的不肯干,不愿从低级做起;总想找一个既体面,又稳定,又没有风险的、工资又高的岗位。而高工资,高技术水平,高管理阶层的又胜任不了,以至挑来选去,一误再误。
四是对自身缺乏长远的就业规划。从在校读书时,盲目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