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观经济学第四章答案.pdf

发布:2020-02-23约1.1万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练习 1 (1)解: 可变要素的数量 可变要素的总产量 可变要素的平均产量 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 1 2 2 2 2 12 6 10 3 24 8 12 4 48 12 24 5 60 12 12 6 66 11 6 7 70 10 4 8 70 8.75 0 9 63 7 -7 (2 )答: 是, 5 2 答: Q TP L AP L L MP L 总产量 TPL 通常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 总产量先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这是可能的, 但并不是 必然的),然后以不变的速度增加,最后以递减的速度增加。 边际产量 MPL 通常先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而增加(这也不是必然的) ,然后随着可变投入的 增加而递减。 平均产量 AP L 通常先随着可变投入的增加而增加(这也不是必然的) ,然后随着可变投入的 增加而递减。 1 ○TP 与 MP : MP 是 TP 的斜率, TP 以递增速度增加时 MP 递增; TP 以不变速度增加时 MP 不变; TP 以 递减速度增加时 MP 递减( MP 在由递增到递减的转折点最大) ;TP 最大时 MP 为零。 MP 曲线下的面积是总产量 TP 。 2 ○TP 与 AP : 根据定义, AP 是 TP 曲线各点到原点连线的斜率。 由 TP 曲线形状可知, AP 先增加后减少。 AP 乘以要素投入量等于总产量。所以 TP 等于 AP 曲线各点到横轴与纵轴的矩形的面积。 3 ○AP 与 MP : 在 MP 递减的过程中,当 MP 大于 AP 时,AP 增加;当 MP 小于 AP 时, AP 减少;所以, 在 MP =AP 的那一点, AP 最大。在图上,表现为边际产量曲线从上面穿过平均产量曲线的 最高点。 3 解: MRTSLK w/ r ,减少资本投入,增加劳动投入,以达到最优要素组合;反之亦然。这样在不 改变总成本的情况下增加产量。 4 2 2 (1)解:对于生产函数 Q=2KL -0.5L -0.5 K 2 2 2 TPL =f (L , 10)=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