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级管理学第九章:中外管理比较.pptx

发布:2025-03-08约2.87千字共4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九章:

中外管理比较;引言;第一节:中国传统道德法则;一、整体和谐法则;二、“天人合一”法则;;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三、“社会人”本法则;四、循环发展法则;五、中庸守常法则;第二节:中国传统的道德原则;

民本、均平、稳定

太富易为暴、太穷易为盗

损有余而补不足,调均之

兼相爱、交相利

;强调主体对客体的义务

主张:君对臣仁,臣对君忠;

父对子慈,子对父孝;

夫对妇义,妇对夫顺;

兄对弟良,弟对兄悌。

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

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不否认个人利益,而是一种投桃报李的关系(孔融让梨)

君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

君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冠仇。

夫!自益者损,自损者益。;总结:

内倾克已忍耐默默无

闻任劳任怨

道德规范:

取予有度、生财有道、用财有制、

交往有信、劳作有时

;易;诚

心;易;第三节:具体表现;第四节:美国企业管理特色;一、清教徒开拓的北美大陆;;二、美国实用主义精神

清教徒:禁欲主义者

英国----注重神学

美国----注重神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演讲)

这奠定了美国资本主义精神的基础。

韦伯:“对财富的贪欲,根本就不等同于资本主义,更不是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第一次文化反思-----第二次反思

美国的大学:混乱无章、界限模糊、程序简单、

实用、具体:教士、律师、医生,

学校商业气息浓厚,滥发文凭。

1642年哈佛擅自授学位。

18世纪:美国少有诗人、数学家、艺术或科学中的天才,爱迪生、福特。

改革:引进德国专家和方式。1876年霍普斯金大学

(美国的柏林大学)。;;;;;;;三、美国企业管理的特色;后发社会

移民社会;平等

关系;第五节:日本企业管理特色;武

道;二、日本文化的基本精神

1.日本文化的基础----神道教:为达到一种最高境界的程序、方式

等级制度、工作狂、花道、书道、茶道.....

2.日本的道德观:报恩报恩义务

报恩义理

3.双重性格:好斗---和善;尚武---爱美;

蛮横---文雅;刻板---灵活;

勇敢---胆怯;保守---求新;

戴季陶:日本人的特质有两点:

一是战斗的精神、超生死的力量-----好战国民生活的结晶

一是优美闲静的意态,精巧细致的形体----温带岛国之美丽使然

(美)本尼迪克特:菊花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1.由自然基础条件而引发的生存理性

2.由民族自卑感而引发的危机理性

3.儒家文化理性:仁-----忠(天皇)

战略管理以夺取市场

集团实用主义质量管理实现以弱胜强

“和为贵”精神形成群体管理;四.日本企业管理的基本特点

(1).经济发展的阶段与特点

战后复兴期:1946—1955,平均年增长率9.2%,

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为主;(照、自、缝等)

高速发展期:1955—1970,11%,

资本密集型工业为主;(钢、化、机、电力)

调整期:1970—1986,4.2%,

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计、飞、机器人)

新发展期:1986—1992,5.3%,

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海底开发、信息咨询)

;四.日本企业管理的基本特点

(2)明治维新

1868年,明治政府宣布划时代的施政纲领“五条誓文”,以此为基础建立现代天皇制资本主义。

(3)天皇教育制度

神国主义思想教育

国家意识的培养

和魂洋才;五.日本企业管理思想的具体表现

1.人力资源管理方面

建立安全的雇佣制度

有明确的经营理念

缓慢的提升、工作轮换、内部训练

复杂的评价系统

强调工作小组

开放、广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