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基础化学课件.ppt

发布:2017-08-16约7.24千字共5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   在温度T的标准状态下,由稳定单质生成1mol指定相态物质的焓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符号为△fHmθ(B,T),单位kJ/mol。   其中,下标“f” 表示生成反应,“m” 表示摩尔反应,“Θ”指各种物质均处于标准态;若为298.15K,温度可略,具体物质还要注明状态。   例如,298.15K,各物质均处于标准态时,CH4(g)的生成反应是: C(s,石墨)+2H2(g) CH4(g)   热力学规定:   在标准状态下,最稳定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零。   例如,298.15K,标准压力下,氯的最稳定态单质是Cl2(g)、溴是Br2(l),碘是I2(s),碳的是C(s,石墨)。   298.15K时任意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   式中△rHmθ——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kJ/mol;   △fHmθ(B)——反应物质B在指定相态的标准摩尔生成焓,kJ/mol;   νB——反应物质B的化学计量数,1。   例:工业上常用乙烯水合法生产乙醇: C2H4(g)+ H2O(g) C2H5OH(l)   试求298.15K时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解 由附录一查得,各反应物和生成物298.15K的标准摩尔生成焓如下: -277.69 -241.82 52.26 (B)/(kJ/mol) C2H5OH(l) H2O(g) C2H4(g) 由式 得     △rHmθ=(-1)×52.26 kJ/mol+(-1)×         (-241.82 kJ/mol)+1×(-277.69 kJ/mol)       △rHmθ=-88.13kJ/mol   热效应为负值,表明上述反应为放热反应。 ?三、标准摩尔燃烧焓   在温度T的标准状态下,由1mol指定相态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的焓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符号为△cHmθ(B,T),单位kJ/mol。其中,下标“c”表示燃烧反应,其他符号意义与 (B,T)相同。   例如,298.15K,各物质均处于标准态时,C3H8(g)的燃烧反应是: C3H8(g)+5O2(g) 3CO2(g)+4H2O(l)   热力学规定:   在标准状态下,完全燃烧生成的稳定氧化物其标准摩尔燃烧焓为零。   例如,单质或化合物中的C燃烧后生成CO2(g),H生成H2O(l),S生成SO2(g),N生成NO2(g)。   298.15K时任意化学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为:   例:附录中的标准摩尔燃烧焓数据,计算298.15K时下列丙烷裂解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C3H8(g) CH4(g)+C2H4(g)   解 由附录二查得,各反应物和生成物298.15K的标注摩尔燃烧焓如下 -1411.0 -890.3 -2219.9 /(kJ/mol) C2H4(g) CH4(g) C3H8(g) 由式 △rHmθ=-[(-1)×(-2219.9)+1× (-890.3)+ 1×(-1411.0)]kJ/mol △rHmθ=81.4 kJ/mol 热效应为正值,表明上述反应为吸热反应。 ?一、自发过程 第五节 热力学第二定律   在一定条件下,不需借助外力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称为自发过程。   自发过程的特点:有推动力,如河水的位差、气流的压力差、物体的温差及溶液的浓度差等;自动向推动力减少的方向进行,当推动力为零时,自发过程达到最大限度,即自发过程具有方向(趋于平衡)和限度(达到平衡状态);此外自发过程还具有做功的能力。   自发过程的逆过程必须借助外力做功才能实现,即自发过程具有热力学意义上的不可逆性,这是所有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 ?二、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文字表述   克劳修斯表述:热不能自动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即实现热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需要消耗外加功。   开尔文表述: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使之完全转变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换言之,“第二类永动机是不可能造成的” 。 ?三、熵   熵是表示系统中微观粒子运动混乱度(有序性的反义词)的热力学函数。用符号S表示,单位J/K。熵与热力学能、焓一样,也是具有广延性质的状态函数。熵的定义式是: dS=   即可逆过程的热(δQR)温(T)商在数值上等于系统的熵变。由于温度总是正值,因而吸热使熵值增加,放热使熵值减小,即同一物质的S高温>S低温。物质由固体熔化为液体,或由液体蒸发为气体时,总是伴随着吸热过程,因此同一物质S(g)>S(l)>S(s)。 ?四、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封闭系统的热力学第二定律表达式可用下式表示,称为克劳修斯不等式: 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