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3T 2276-2020 抹茶加工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2-06约4.4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65.020.20B05

DB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276—2020

抹茶加工技术规范

Techniquespecificationofmatchaprocessing

2020-09-27发布2020-10-27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2276-2020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制定。本标准由浙江省供销社联合社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茶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经兴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杭州锐德认证技术有限公司、绍兴御茶村茶业有限公司、浙江省茶叶集团股份限公司、浙江华仕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洲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绿城农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武义县经济特产技术推广站、绍兴市柯桥区茶叶产业协会、中国茶叶拍卖交易服务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金贤、俞燎远、余金苟、沈炜、胡振长、王伟、毛立民、石颖达、劳赐铭、王珍、刘志荣、尹军峰、王岳飞、沈雪亮、金建平、徐文武、柴荣建、宋晓、吴贺春。

DB33/T2276-2020

抹茶加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抹茶的术语和定义、鲜叶原料、加工场所基本条件、加工技术等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碾茶、抹茶加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H/T1077茶叶加工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碾茶tencha

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采用遮阳覆盖栽培的茶树鲜叶,经蒸汽杀青、烘干、梗叶分离等工序制成的茶叶。

3.2

金探metaldetection

对茶叶中的金属杂质进行检验的过程。3.3

抹茶matcha

碾茶经精制、研磨、分筛、金探等工序加工而成的微粉状茶产品。

4鲜叶原料

4.1基本要求

色泽鲜绿,新鲜匀净,无劣变或异味,无杂质。用于同批次加工的鲜叶等级基本一致。

4.2鲜叶盛装、运输、贮存

DB33/T2276-2020

4.2.1鲜叶采摘后及时送到加工厂,并注意保质保鲜,合理贮存。

4.2.2鲜叶运输时,应用清洁、透气良好的容器进行盛装,不得紧压,防止发热红变。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运输时避免日晒雨淋,不得与有异味、有毒的物品混装。

5加工场所基本条件

应符合GH/T1077的相关规定。

6加工技术

6.1碾茶加工

6.1.1工艺流程

贮青→切叶→杀青→冷却→初烘→梗叶分离→复烘(叶)→碾茶

↓↑

复烘(梗)→二次梗叶分离

6.1.2加工设备

加工设备包括贮青槽、切叶机、杀青机、冷却机、碾茶炉、梗叶分离机、风选机、烘干机。

6.1.3工艺要求6.1.3.1贮青

6.1.3.1.1鲜叶到厂就可加工。来不及加工的鲜叶及时贮青。

6.1.3.1.2鲜叶贮青场地应清洁卫生、阴凉、无异味、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

6.1.3.1.3贮青使用贮青槽、贮青机或其他专用贮青设施。

6.1.3.1.4不同等级、不同品种、不同采摘时间的鲜叶,雨水叶与晴天叶,都应分开贮青,分别加工。

6.1.3.1.5鲜叶贮青厚度不超过90厘米。贮青过程中应保持鲜叶新鲜度,防止鲜叶发热红变。6.1.3.2切叶

贮青槽的鲜叶经输送带匀速进入切叶机,出料口鲜叶长短均匀,生产量200千克/小时~300千克/小时。

6.1.3.3杀青

6.1.3.3.1用饱和蒸汽或高温过热蒸汽杀青,按鲜叶等级调整蒸汽温度、青叶流量、筒转速、杀青时间参数:蒸汽温度90℃~100℃,蒸汽流量100千克/小时~160千克/小时,青叶流量90千克/小时~120千克/小时,筒转速30转/分钟~50转/分钟,搅拌轴转速300转/分钟~600转/分钟,杀青时间

8秒~10秒。

6.1.3.3.2杀青程度:杀透杀匀,青草气散失,海苔香显露。6.1.3.4冷却

6.1.3.4.1杀青叶通过风机吹上空中,在8米~10米的冷却网中升降多次,快速冷却除湿。

6.1.3.4.2冷却时间5分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