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T 2547-2022 紫云英种植技术规范.docx
ICS65.020CCSB05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2547—2022
紫云英种植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plantingChinesemilkvetch
2022-11-07发布2022-12-07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2547—2022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标准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衢州市衢江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平湖市植保土肥技术推广中心、杭州市富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乐清市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云和县土肥植保能源站、浦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庆元县农业农村局、衢州市三易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建红、季卫英、单英杰、曹卫东、曹凯、刘晓霞、童文彬、陈一定、张贤、徐静、斯林林、连正华、李建强、周成云、赵丽芳、叶玲燕、柴有忠、杨芳、管宇。
DB33/T2547—2022
1
紫云英种植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紫云英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紫云英-水稻轮作、园地套种紫云英、食用紫云英种植、景观紫云英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紫云英种植。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8080绿肥种子
GB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NY410根瘤菌肥料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稻底套播sowingbeforericeharvest
水稻收割前7天~15天,将紫云英种子均匀撒播到稻田的种植方式。3.2
带荚还田Chinesemilkvetchincorporationduringpod-settingstage
紫云英50%以上荚果成熟后,将紫云英带荚翻压,再种植水稻的紫云英利用方式。3.3
落籽自繁self-propagationofChinesemilkvetchbydroppingseeds
采用紫云英带荚还田利用方式后,部分荚果成熟的紫云英种子翻压入田,在9月份后逐步萌发并能达到正常苗量要求的紫云英生产方式。
4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4.1品种选择
应根据不同的用途选择不同熟期的品种。紫云英—水稻轮作和园地套种紫云英,宜选择迟熟种或中熟种,如宁波大桥种、弋江籽等。食用紫云英,宜选用生物产量高或早发的品种,如宁波大桥种、闽紫8号等。景观紫云英,宜选用花期长或花色美的品种,如闽紫2号等。
DB33/T2547—2022
2
4.2种子质量要求
应符合GB8080的要求。
4.3种子处理
4.3.1晒种
种子在播种前选择晴天晒1天~2天。
4.3.2接种根瘤菌
新开垦地或多年未种紫云英的区域,播种前应接种根瘤菌。紫云英根瘤菌的质量应符合NY410的要求,用量和使用方法按紫云英根瘤菌供应商的使用说明操作。
4.3.3磷肥拌种
用钙镁磷肥7千克/亩~10千克/亩和紫云英种子充分拌匀后播种。注:1亩为667平方米。
5紫云英-水稻轮作
5.1播种方式
5.1.1稻底套播
在水稻收割前7天~15天,将紫云英种子均匀撒播,时间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紫云英与双季稻轮作的稻田宜采用稻底套播种植方式。水稻收割时留高茬。播种前若田面表土干燥,宜先快速灌水后排干,然后播种。
5.1.2稻后直播
时间不宜迟于11月中旬。稻草移除的稻田可开沟后直接播种。稻草还田的不宜采用直接免耕播种,应先将稻草粉碎,然后旋耕、整地、开沟后播种。
5.2播种量
不同水稻产量和稻草管理方式的紫云英适宜播种量不一样,具体播种量参见表1。表1不同水稻产量和稻草管理方式的紫云英播种量
水稻产量(千克/亩)
稻草管理方式
紫云英播种量(千克/亩)
<450
稻草留田或移除均可
1.5~2.0
≥450
稻草移除
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