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宏观经济学》——第六章 习题答案.pdf

发布:2024-03-05约1.22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习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总供给曲线: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相结合,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

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

2、总需求曲线:描述在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时,产量(国民收入)与价格水

平的组合。

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将总需求与总供给结合在一起放在一个坐标图上,用以解释国

民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决定,考察价格变的原因以及社会经济如何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

的均衡。

4、古典总供给曲线:不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位于充分就业水平上的垂直的总供给

曲线。

5、粘性工资模型:即阐述粘性名义工资对总供给影响的模型。

6、利率效应:物价水平的变将引起利率水平的变,从而影响国民收入的变的现

象。

7、税收效应:物价水平的变将引起税收的变,从而影响国民收入的变的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

DCAABDCCBDD

1.D.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主要有:实际余额效应、利率效应、汇率效应以及税

收效应。

2.CIS

.价格的变不影响曲线的位置,而价格下降会导致实际货币余额增加,利率下降,

投资需求增加从而收入增加,所以LM曲线向右移。

3.A.在凯恩斯条件下,由于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扩张的财政政策会使价格不变但国民

收入y将增加。y增加,则对货币的需求将增加,当货币供给不变时利率提高;当处

于古典区域时,由于产量已达到了充分就业时的最大产出,所以y不会变,扩张性的

财政政策将会使得价格上涨,从而实际货币余额将减少,利率提高。

WW

4.A.劳动需求函数为Nd=Nd(P),P指实际工资,劳动需求与实际工资成反向关系,因此

价格水平越,名义工资不变,则实际工资上升,因而劳动需求下降。

W

5.BN=NP),W指名义工资,P为价格水平。在短期内,实际工

.劳动的供给函数为(

资率越高,劳动的供给越多,因此呈现正斜率。

6.D.古典学派假设工资和价格水平可以迅速自行调节,从而使得经济总是处于充分就业状

态,因而此时古典供给曲线存在。

7.C.

8.CABD,

.、、三选项均属于潜在产出的短期决定因素技术是长期决定因素。

9.B.总需求曲线的左移,造成就业量和实际产出的下降,而就业量的变又会造成名义工

资的下降。

10.D.y

不论短期还是长期,技术进步都会导致增加,所以都会右移。

11.D.IS-LM,AD-AS

在曲线中价格是不变的;在曲线中,价格是变的。

三、判断题

×√××√√××



1.×。支出乘数越小则越小,越小则IS曲线的斜率越大,而IS曲线的斜率越大,由

于AD曲线的斜率与IS曲线的斜率同方向变动,所以AD曲线的斜率将变大,曲线更陡峭。

2.KN

√。在短期生产函数内,,是不变的,技术水平是不变的,就业量随

yfN,K



经济的变动而变动,y*f(N*,K*)在长期生产函数内,K是变动的,技术水平是变动

的,就业量也是变动的。

3.×。生产者对劳动需求量的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