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自试论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形象 .pdf

发布:2025-02-15约6.2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论老舍《骆驼祥子》中祥子形象

鲁迅先生曾说过:所谓喜剧,就是把没有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所谓

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祥子就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祥子原本是一个有理想,充满自信,要强的人,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成家

立业,是他惟一的愿望。在实现这个愿望的过程中,祥子也渐渐发生着变化,

由一个对生活充满希望,积极进取的人逐渐变成了一个堕落的流氓无产者。

祥子是个破产的农民,他从农村流落到城市中来,成了一名洋车夫。经

过三年的勤俭节约,努力奋斗,他终于攒够了钱,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但没多久,他就被军阀手下的乱兵给抓了差,车也被抢走了。一天夜里,他从

军营里逃了出来,顺手牵走三匹骆驼,结果只卖了三十几块钱。

回到城里,为了再买一辆车,他开始加倍卖力,拉车攒钱。在一次拉包

月辞了工以后,他回到原来的人和车厂。车厂主刘四又凶又丑的女儿虎妞引

诱着他通了奸。祥子觉得很羞耻,他离开刘家到一个和气的旧雇主——曹先

生家拉包月。有一天,虎妞找到了他,假装说怀孕了。这时,一个侦探借口

要逮捕曹先生,把祥子扣住,敲诈了他所有的积蓄,他买车的希望又破灭了。

祥子走投无路,只好又回到人和车厂。虎妞想嫁给他,刘四坚决反对。

结果,虎妞自作主张,嫁给了这个比她小十几岁的车夫。祥子尽管厌恶虎妞,

但还是接受了这桩婚姻。虎妞用自己的钱给祥子买了一辆车。后来虎妞难产

而死,祥子又卖了车给她办丧事。

在大杂院里,祥子认识了小福子,并喜欢上小福子。但是他养不起她的

一家人,只好搬出去住。当他把刘四从车里扔出去,报了仇后,又重新振作

起来,决定去找小福子。这时小福子已在下等妓院里自杀了,这使祥子的精

神完全垮了。

经过人生的“三起三落”,祥子完成了他的“奋斗——幻灭”史。在遭

受一次次打击的过程中,祥子也在变化着。由“祥子”成为“骆驼祥子”再

变为“人力车夫祥子”,直到最后彻底堕落。

祥子刚进城时,较多地保留着农民的特质。他纯朴、善良、忠厚。他拉

座儿从不挑剔,“即使有时候绕点儿远也没大关系,好在自己有的是力气。”

讲价争座儿他更不行,“他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他总是把四放

在僻静的地点,在这儿,“他可以从容地讲价,而且有时候不肯要价。”这时

祥子刚刚涉足社会。因为他自己有一颗善良的心,所以在他眼里,这世界也

是善良的,美好的。他没有意识到现实的残酷和生活中存在的种种危机,对

即将遭受的打击,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带着这种心理,存在于当时动荡不

安的社会,不能不说是一全危险的信号。这也是最终酿成祥子悲剧的一个潜

在因素。

祥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有自己的的奋斗目标。为了尽快实现理想,他

没沾染上一般车夫的恶习,他“不抽烟,不喝酒,不赌钱。”他早出晚归,十分

勤劳。勤劳仿佛是祥子的天性,而不仅仅表现在拉车上,“不拉刘四爷的车,

而能住人和车厂,据别的车夫看,是件少有的事。”祥子就可以,刘四看中的正

是祥子勤劳这一点,“在车厂里,他不闲着,把汗一落下去,他就找事儿做。”

初上来,大家以为是他向刘四爷献殷勤,狗事巴结人,过了几天,他们看出来,

他一点没有卖好讨俏的意思,他是那么真诚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勤劳,

是所有贫苦劳动者的共同美德,恶劣的生活条件使他们养成了勤劳的习惯。

同时,这也是他们生活的需要,为了获得微薄的收入来养家糊口,他们必须

不停地劳作。祥子不甘于自己贫穷的现状,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生活。

比起其他的车夫,祥子更加勤劳。所不同的是,祥子对劳动仿佛有一种天生的

热爱,他是把劳动当成一种娱乐,和种享受。

在经进“三起三落”后,祥子逐渐变成了“骆驼祥子。”“骆驼祥子”和

“祥子”并不仅仅是名称的不同,而且代表了祥子精神世界的改变。当他是

“祥子”时,他用自己的行动赢得了好名声。而当他变成“骆驼祥子”的时

候,忧患似乎从此开始了,而且名声也远不及从前了。他开始和别人抢座儿,

而以前他是绝不会这么做的。虽然他还没有丧失诚实、善良这些优良的品质,

但对于金钱越来越在乎的态度使他越来越向个人主义的深渊没落。

车被大兵们抢去,这让他感受到沮丧、懊恼,但并没有对生活失去希望。

为了再买一辆车,他更加努力奋斗着。祥子拼命挣钱,但靠的是自己的诚实

劳动。并且他还保持着最起码的做人的尊严。他有极强的自尊,在杨家拉包

月时,大家瞧不起他,甚至不把他当人看,他不能忍受这种待遇,愤然离开。

这种自尊让祥子还很注意自己的形象,他不会做有损自己形象的事,这是祥

子思想上还没有堕落的标志。

曹先生一家尊重他的人格,使他觉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