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环境监测知识点总结报告复习.doc

发布:2018-03-02约2.24万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1.环境监测概念和过程,对象和目的,分类,污染物特点 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来确定环境质量及变化趋势 过程:现场调查→监测计划设计→优化布点→样品采集→运送保存 → 分析测试 → 数据处理 → 综合评价 对象:反映环境质量变化的各种自然因素;对人类活动与环境有影响的各种人为因素;对环境造成污染危害的各种成分。 目的: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2、根据污染特点、分布情况和环境条件,追踪寻找污染源、提供污染变化趋势,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分类:(1)按监测目的分类 ①监视性监测(又称为例行监测或常规监测)包括环境质量监测(所在地区的空气、水质、噪声、固体废弃物等监督监测)和污染源 监督监测(污染物浓度、排放总量、污染趋势等)②特定目的监测(又称为特例监测)根据特定目的可分为四种:污染事故监测、纠纷仲裁监测、考核验证监测、咨询服务监测 ③研究性监测(又称科研监测)包括标准方法样品监测、污染规律研究监测、背景调查监测、综合评价研究监测(2)按监测介质分类 大气污染监测、水质污染监测、土壤和固废监测、生物污染监测、生态监测、物理污染监测(噪声振动污染监测、放射性污染监测、电磁辐射监测、其它) 污染物特点:时间分布性、空间分布性、、污染物的阈值、污染因素的综合效应、环境污染的社会评价 2.环境监测的特点及要求 特点:综合性连续性追踪性 要求:准确可靠快速灵敏选择性好 三高:高灵敏度、高准确度、高分辨率 三化:自动化、标准化、计算机化 3.环境优先污染物和优先监测基本概念: ①对众多有毒污染物进行分级排队,从中筛选出潜在危害性大,在环境中出现频率高的污染物作为监测和控制对象。这一筛选过程为数学上的优先过程,经过优先选择的污染物称为环境优先污染物 ②对优先污染物进行的监测称为优先监测。③优先污染物的特点:毒性大、难降解、出现频率高、可生物积累、属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检测方法成熟 4.环境标准的作用和制定原则 环境标准的作用:执行环境保护法规的基本手段;强化环境管理的技术基础;环境规划的定量化依据;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 制定环境标准的原则:(一)要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二)既要技术先进,又要经济合理;(三)与有关标准、规范、制度协调配套;(四)积极采用或等效采用国际标准;(五)并非越严格越好 5.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 标准适用于全国领域内江河、湖泊、运河、渠道、水库等具有使用功能的地表水域。具有特定功能的水域,执行相应的专业用水水质标准。其目的是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水资源、控制水污染,以及改善地面水质量和促进生产。 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 适用于排放污水和废水的一切企、事业单位。污水排放标准是为了保证环境水体质量,对排放污水的一切企、事业单位所作的规定。可以是浓度控制,也可以是总量控制。 7.环境标准的分类和分级 我国环境标准分为: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环境标准样品标准和环保仪器、设备标准等六类。 环境标准分为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两级,其中环境基础标准、环境方法标准和标准物质标准等只有国家标准,并尽可能与国际标准接轨。 第二章 1、水体污染(化学型污染、物理性污染、生物性污染) 是指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环境容量,从而导致了水体的物理特征和化学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从而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值,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化学型污染——由酸碱、有机和无机污染造成的污染; 物理型污染——色度、浊度、悬浮固体、热污染、放射性; 生物型污染——生活污水、医院污水。 2、水体自净 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稀释,随后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转化,使污染物浓度降低、性质发生变化,水体自然地恢复原样的过程称为自净。 自净能力决定着水体的环境容量(洁净水体所能承载的最大污染物量)。 3、水质的监测对象 水质监测对象分为环境水体监测[地表水(江河、湖泊水库、海洋)和地下水]和水污染源监测(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其他废水) 4、水质监测的目的: (1) 对江、河、水库、湖泊、海洋等地表水和地下水中的污染因子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 (2) 对生产、生活等废(污)水排放源排放的废(污)水进行监视性监测,掌握废(污)水排放量及其污染物浓度和排放总量,评价是否符合排放标准,为污染源管理提供依据。 (3) 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故原因、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