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上册电子教本.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八一希望学校 六 年 数学 科电子备课教案
课题
负数
备课者
朱瑞莲
备课时间
第一周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初步认识负数,知道正数和负数的读写方法。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都小于0。
2.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正数、负数和0之间的关系。
难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的产生与应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温度计。
预案设计
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建议)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负数。
1.情境引入: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片头。
出示例1:宜昌、哈尔滨的温度。
提问: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学生回答:宜昌是零上16度,哈尔滨是零下16度
引导:宜昌和哈尔滨的气温一样吗?有什么
通过“零上16摄氏度”和“零下16摄氏度”这两个生活中常见的相反温度用怎样的数可以表达并区分?这一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感受到过去所学的数在表达相反意
预案设计
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建议)
不同?(正好相反)在数学上怎样表示这两个不同的温度?
请会的学生介绍写法、读法。同时在图片下方出示:16℃(+16℃)-16℃
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
小结并板书:“+16”这个数读作正十六,书写这个数时,只要在以前学过的数16的前面加一个正号,“+16”也可以写成“16”;“-16”这个数读作负十六,书写时,可以写成“-16”。
二、进一步体验负数,了解正、负数与0的关系
1.课件出示例2直观图,银行取款与存款。
师::你从图中能知道些什么?你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表示取款预存款吗?
学生尝试表达,并说含义。
小结:存入2000元用+2000表示取出500
义的量时的局限性,产生学习新数的需求。同时,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能很快联想到在“16”这个数前添加不同的符号表达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借此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通过银行取款与存款,存入2000元用+2000表示,取出500元用—500表示则为负数。这对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数、负数与0三者间的关系很有益处。
预案设计
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建议)
元用—500表示,两个量正好相反,正数表示存入,负数表示取出。
2.归纳正数和负数。
师引导:观察这些数,你能把它们分类吗?
请学生移动贴纸独立分类,汇报。
师问:你为什么这样分?
小结:像+16、19、+2000、、6.3这样的数都是正数,像-16、-、-7、-500这样的数都是负数。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完成板书)
三、反馈练习:
(1)完成第4页第1题。
(2)完成第4页第2题
提问:读一读下面的海拔高度,你知道些什么?(都是负数,低于海平面或比0小)
(3)完成第8页“练习一”第1题。
先读一读,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数、负数,并把它们填入相应的圈内。
本节课是学生初次认识负数,为了让学生对负数的内涵与外延有完整的认识,教师在习题中增加了小数和分数,
预案设计
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建议)
提问:
①0为什么不写?(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②观察这些正数,你发现了什么?(正数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我们以前学过的除0以外的数都是正数)
③你是怎样理解负数的?(负数要小于0,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完成第8页“练习一”第2、3题。
六、教学反思:
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过去已学过的数(除0外)都是正数,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八一希望学校 六 年 数学 科电子备课教案
课题
比较正数和负数的大小
备课者
朱瑞莲
备课时间
第一周
教学目标:
1、借助数轴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体会数轴上数的顺序,完成对数的结构的初步构建。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体会数轴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难点:会在数轴上比较正数、0和负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小黑板
预案设计
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建议)
一、复习引入:
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8?? 5.6??? +0.9??? -?? +??? 0?? -82
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 )摄氏度。
复习旧知,为探究新知作孕伏
预案设计
教 学 活 动
设计意图(建议)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3:
1、怎样在数轴上表示数?(1、2、3、4、5、6、7)
2、出示例3:
(1)提问你能在一条直线上表示他们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