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250例发病原因临床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异位妊娠250例发病原因临床分析
胡青 (浙江省三门县人民医院妇产科 317100)
【中图分类号】R714.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3-0188-02
【摘要】 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25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结果 宫腔手术史(以人工流产术为主)、盆腔炎及异位妊娠史是引起异位妊娠发病的重要因素。结论 异位妊娠发病率的不断升高与宫腔手术史、盆腔炎、IUD放置等多种因素呈明显相关性,通过加强对妇女的性健康教育,指导避孕措施,及时治疗盆腔炎症,医疗人员减少剖宫产率,在手术操作过程中增强无菌操作观念等可减少异位妊娠的发生。
【关键词】异位妊娠 发病率 发病因素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选择2008年1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经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患者250例,年龄17-42岁,平均(23.6plusmn;2.5岁),停经天数为40—86天,平均47.3天。250例异位妊娠患者经药物保守治疗35例,期待治疗12例,手术治疗203例,经手术及病理组织学证实其中199为输卵管妊娠,其中壶腹部妊娠167例(83.92%),峡部妊娠27例(13.57%),伞部妊娠2 例(1.51%),间质部妊娠3例(1.01%),另外4例分别为大网膜妊娠1例、残角子宫妊娠1例及卵巢妊娠2例。
1.2 与异位妊娠相关调查因素 包括年龄、婚姻状况、宫腔手术史(人工流产+药物流产失败行清宫术+取放环术)、异位妊娠史、盆腔炎史、盆腔手术史(阑尾手术+妇科手术)、输卵管手术史(输卵管结扎或吻合术+对侧输卵管切除术+输卵管成形术或造口术等)、剖宫产史、口服避孕药及IUD使用史,并进行回顾性分析。避孕相关措施中工具避孕失败、漏服避孕药均列入无避孕措施,IUD使用是以发病时现用为准。
1.3 统计学处理:资料收集后,采用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视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异位妊娠发病部位、 发生率比较:203例异位妊娠手术患者中,199例为输卵管妊娠(占98%),其中壶腹部167例,占83.92%;峡部27例,占13.57%;间质部3例,占1.51%;伞端2例,占1.01%。壶腹部妊娠较其他部位输卵管妊娠比例明显增高,P<0.05。左侧输卵管妊娠105例,右侧输卵管94例,双侧比较无差异,Pgt;0.05。另外4例分别为腹腔妊娠1例、残角子宫妊娠1例及卵巢妊娠2例。
2.2 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将与异位妊娠相关的其他因素做出频次图,见表1,相关性较强的因素有宫腔手术史、盆腔炎史、剖宫产史、盆腔手术史、前次异位妊娠史,使用IUD、自然流产史、药物流产史等。
表1emsp; emsp;异位妊娠相关因素频次表(n=250)
相关因素 频次(n) 百分比(%)
盆腔炎史 113 45.2
宫腔手术史 173 69.2
盆腔手术史 23 9.2
输卵管手术史 17 6.8
剖宫产史 63 25.2
前次异位妊娠史 29 11.6
使用IUD 23 9.2
自然流产史 20 8
药物流产史 67 26.8
2.3 治疗方法:250例异位妊娠患者药物保守治疗35例,期待治疗12例,手术治疗203例,其中开腹及腹腔镜手术分别为47例、166例。
3.讨论
3.1 异位妊娠发病率emsp;emsp;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异位妊娠发病率有明显升高的趋势。以美国为例,异位妊娠与正常妊娠之比近20年来由0.83% 升高至1.11%[1]。近年来国内大部分医院报道的异位妊娠发病率均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
3.2 异位妊娠相关因素emsp;emsp;引发异位妊娠的原因很多,根据我院2008年1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25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的统计结果显示宫腔手术与异位妊娠有高度相关性,其次盆腔炎、盆腔手术史、剖宫产手术史及放置宫内节育器等均是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而当机体受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