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发病原因相关因素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异位妊娠发病原因相关因素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郑丽辉四平市梨树县中医院(吉林 梨树136500)
【摘要】目的 探讨异位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及预防措施。为生育健康保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05年7月—2010年7月来我院就诊,经过相关检查确诊为异位妊娠者120例。对其发病部位,发生率,发病的相关因素,治疗方法等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壶腹部妊娠较其他部位输卵管妊娠比例明显增高,Plt;0.05,左右例输卵管妊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 异位妊娠发病率的增加与盆腔炎、流产、宫内节育器、输卵管病理改变有明显的相关性,盆腔炎、流产史及异位妊娠史是重要因素。要加强卫生宣传,计划生育,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妇科疾病,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医务人员要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关键词】 异位妊娠 相关因素 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7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0-5734(2010)10-0035-01
我院对2005年7月—2010年7月间来我院就诊并确诊的异位妊娠患者120例进行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7月—2010年7月来我院就诊,经过相关检查确诊异位妊娠患者120例,年龄18—42岁,平均26岁,停经天数为38—68天,平均45天。手术治疗95例,药物保守治疗20例,期待治疗5例。
1.2 诊断方法:120例异位妊娠患者,根据患者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并选用以下辅助检查,后穹窿穿刺、超声检查,血beta;—hcG检验,必要时行诊断性刮宫。
1.3 统计学处理:资料收集后,采用统计软件SPSS11.5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异位妊娠发病部位,发生率比较: 120例异位妊娠患者中,112例为输卵管妊娠(93.3%),其中壶腹部85例(76.9%),峡部20例(17.9%),间质部4例(3.6%),伞部3例(2.7%),壶腹部妊娠较其他部位输卵管妊娠比例明显增高,Plt;0.05,另外8例为卵巢妊娠。
2.2 异位妊娠发病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120例异位妊娠患者中曾经患过盆腔炎或术中发现盆腔炎改变者54例,占异位妊娠总数的45.0%,120例患者的既往妊娠史,有人工流产史者37例,占异位妊娠总数的30.8%,其中gt;2次人工流产25例,正常产28例(23.3%),药物流产21例(17.5%),自然流产13例(10.8%),剖腹产43例(35.8%),宫内节育器(TUD)36例(30.0%),由于95%的患者就诊时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因此无法获得生殖道炎症的实验室资料。通过询问病史,有31.7%的患者曾经有过不同程度的阴道炎病史。
2.3 治疗方法:120例异位妊娠患者期待治疗5例,药物治疗20例,手术治疗95例。
3 讨论
3.1 异位妊娠发病机制及发生率,如果卵子排出24小时内遇到精子就能受精,各种原因推迟或阻止孕卵到达子宫的运行,或受精卵运行过快或过慢均可发生异位妊娠。异位妊娠约有94.73%发生在输卵管,主要为壶腹部,分析显示91.6%输卵管妊娠,其中壶腹部妊娠占81.8%。
3.2 与异位妊娠发病的相关因素
3.2.1 炎症:炎症时是引起异位妊娠的主要原因,分析看,有盆腔炎病史者占45.80%居首位。分析其原因系慢性盆腔炎可造成输卵管粘膜破坏和输卵管周围炎,造成输卵管通而不畅,从而影响孕卵至输卵管向宫腔的正常运行,导致应该着床期桑椹胚阻滞在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而发生异位妊娠。由于输卵管壶腹部最宽敞,故最容易成为孕卵着床的部位。
3.2.2 流产史:从末次妊娠结局分析看人工流产、药物流产、自然流产、剖宫产和正常产均具异位妊娠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人工流产者占30.8%,2次以上人工流产者50例。正常情况下,女性阴道内寄居需氧菌与厌氧菌,形成正常的阴道菌群,阴道与这些菌群形成一种平衡的生态。而当机体受到某种外来因素的破坏时,这些常驻菌便可成为致病菌,上行至输卵管引起输卵管炎或盆腔炎,阻止孕卵着床而发生异位妊娠。
3.2.3 异位妊娠史:输卵管的病理改变和涉及到输卵管的手术直接影响了输卵管的蠕动性,通畅性和输卵管伞的拾卵,进而直接影响输卵管的正常功能,成为异位妊娠发生的重要因素。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可造成部分盆腔堵塞或输卵管周围炎症粘连,另一方面,异位妊娠本身由炎症所致,而盆腔炎、附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