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北京住院医师规培考试:4中医操作.doc

发布:2021-03-06约小于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医操作5min 5分:(抽取1个) 1针灸 针刺补泻:徐疾补泻:慢进快出补,快进慢出泻 提插补泻:重插轻提补,轻插重提泻 捻转补泻:顺补 逆泻 呼吸补泻:补:呼进 呼行 吸出;泻:吸进 吸行 呼出。 2耳针 沟通,体位,选穴,清理,耳穴贴豆\耳针\皮内针,局部选条索血络脱屑部位,消毒,风干镊子止血钳夹取耳豆,粘贴,按压刺激,嘱患者经常按压刺激,2-3天自行取下。 3.穴位贴敷 沟通,选穴,体位, 准备物品:医用胶布(黏贴敷料),药粉(酒醋姜汁蜜调),75酒精,持物镊,姜, 暴露部位,酒精擦洗去脂消毒,姜切面擦至潮红,贴胶布药。 嘱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4.刮痧? 沟通,选取体位,准备材料(75酒精,刮痧介质,刮痧板,干棉球) 暴露部位,清洁局部,操作部位涂刮痧介质后,持痧板,在施术部位刮拭,至皮肤现痧痕。?不断询问主观感受,观察局部皮肤的情况。刮板与刮拭方向保持在45-90度进行刮痧;方向从上向下,从内向外。?力度与速度掌握好。力度“重而不板,轻而不浮” 速度“快而不滑,慢而不滞”。时间一般每个部位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出痧后干棉球轻擦拭,穿衣。 注意事项:保暖;不出痧者,不可强求,以舒为原则;前一次痧斑未退前,不宜原处再刮痧。再次刮痧时间需隔3-6天,以痧退为标准。 禁忌:出血倾向,皮肤病,过度消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