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湖南省常德市第六中学高三年级下册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docx

发布:2025-03-24约4.95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年

2025年

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常德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

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14O-16Na-23V-51Fe-56Cu-64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化工生产过程所用原料错误的是

A.用乙醇制乙烯 B.由海水提取溴

C.用氯气和消石灰制漂粉精 D.用饱和食盐水制烧碱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1mol-OH中含有9NA个电子

B.在精炼铜的过程中,当阳极有32g铜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NA

C.常温下,0.1mol环氧乙烷()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3NA

D.1L0.5mol/LpH=7的CH3COONH4溶液中数目为0.5NA

3.食用加碘盐常是将KIO3或KI按一定比例加入食盐中配置而成。已知:氧化性:IO3->I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以KIO3作为加碘剂时,碘不易损失,说明KIO3稳定,在高温时不会分解

B.以KIO3作为加碘剂时,将该加碘盐溶于稀硫酸,将该溶液滴在淀粉碘化钾试纸上,试纸会变蓝色

C.以KI作为加碘剂时,可加入某些物质作为稳定剂以减少碘的损失

D.某地的食盐中含少量的Fe2+,宜选用KI作为加碘剂

4.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表述不正确的是

A.乙炔的空间填充模型:

B.羟基的电子式:

C.基态Cr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3d44s2

D.聚丙烯的结构简式:

5.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乙醇制乙烯

D.由乙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由苯甲醛与银氨溶液反应

6.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中若干种,且离子浓度相同,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现象如下:

①用pH试纸检验,溶液的pH大于7

②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振荡,静置,层呈橙色

③向所得水溶液中加入溶液和稀,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向溶液中加入溶液和稀,有白色沉淀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定不存在

B.原混合溶液中、肯定存在,一定不存在

C.能确定溶液中是否存在,不需要做其他检验

D.原混合溶液的阳离子中,只有、、一定不存在,只有一定存在

7.某有机物M的分子式为,下列关于M所含官能团的推断正确的是

A.M含2个酯基和1个酮羰基 B.M含2个醛基和3个酚羟基

C.M含2个酯基和1个碳碳双键 D.M含2个羧基和1个羟基

8.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3Fe2++4H++NO3-3Fe3++NO↑+2H2O

A.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Ca(HCO3)2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相混合: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B.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C6H5O-+CO2+H2O=C6H5OH+HCO3-

C.亚硫酸钠的水解;SO32-+2H2OH2SO3+2OH-

D.在含有等物质的量的Fe(NO3)2和KI组成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9.下图所示关于实验选用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滴定FeSO4溶液

制取O2

制备Fe(OH)2

测量锌的相对原子质量将锌粉转移到稀盐酸中

A.A B.B C.C D.D

10.Liepatoff规则:胶核总是选择性地吸附与其本身组成相似的离子形成胶粒。硅胶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硅胶溶液组成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和足量盐酸反应得到硅胶粒子数

B.与硅胶溶液胶核组成相似

C.胶粒中表面离子数目一定大于束缚反离子

D.硅胶溶液的胶团中

11.铜单质及其化合物在很多领域有重要用途,如金属铜用来制造电线电缆,五水硫酸铜可用作杀菌剂。某含铜化合物中某离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Cu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ⅠB族,ds区

B.Cu比Zn的第二电离能大

C.该离子中存在共价键、离子键、配位键

D.该离子中部分元素的电负性ONCu

12.已知:①??

②??

、、的分布分数与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布分数}

A.

B.曲线b代表

C.加水稀释,减小

D.当时,为含M粒子的主要存在形式

13.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少量未知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未知溶液中含有或

B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新制氯水,再加萃取

层无色

的还原性强于

C

向两支试管中各加入4mL0.01溶液和4mL1溶液,再分别通入足量,分别记录溶液褪色所需的时间

1溶液褪色所需时间更短

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