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种群生态学2010(三).pdf

发布:2017-06-01约1.86万字共1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种群间的相互作用 种群间的相互作用 作用类型 物种1 物种1 一般特征 作用类型 物种1 物种1 一般特征 中性作用 0 0 彼此不影响 中性作用 0 0 彼此不影响 竞争 - - 竞争共同资源带来 竞争 - - 竞争共同资源带来 负影响 负影响 偏害作用 - 0 1受到抑制,2没有 偏害作用 - 0 1受到抑制,2没有 影响 影响 捕食作用 + - 1是捕食者(寄生 捕食作用 + - 1是捕食者(寄生 者),2是受害者 寄生作用 者),2是受害者 寄生作用 偏利作用 + 0 1是偏利者,2无影 偏利作用 + 0 1是偏利者,2无影 响 响 互利共生 + + 相互作用对两种都 互利共生 + + 相互作用对两种都 有利 有利 7.1 种内关系 7.1 种内关系 种内关系 种内关系 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 存在于生物种群内部个体间的相互关系 从个体来看,种内竞争是有害的,但对整 从个体来看,种内竞争是有害的,但对整 个种群而言,因淘汰了较弱的个体,保 个种群而言,因淘汰了较弱的个体,保 存了较强的个体,种内竞争可能有利于 存了较强的个体,种内竞争可能有利于 种群的进化和繁荣。 种群的进化和繁荣。 7.1.1 密度效应 7.1.1 密度效应 7.1.1.1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 (law of 7.1.1.1 最后产量衡值法则 (law of constant final yield) constant final yield) 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 不管初始播种密度如何,在一定范围内,当 条件相同时,植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 条件相同时,植物的最后产量差不多总是一 样的 样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