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关于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之探究.doc

发布:2018-01-04约2.27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关于小学生语文良好学习习惯培养之探究》 课题中期成果汇报 山西省高平市教育局教研室 申瑞保 东方红小学课题组 执笔:郭广平 2007年,山西省养成教育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推进了我市养成教育的步伐。校校有课题,人人做课题,掀起了我市养成教育新高潮。在这股春风的推动下,我和课题组成员也参与了我校习惯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并申报了苏教版小语研究课题。期间我们在所带班级进行了脚踏实地的探索和研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果。 一、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 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叶圣陶先生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天然。” 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的基础,是建设良好班级的保证。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习惯教育又应以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为主。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也会在教师汗水的滋润下,慢慢地提高的。不光如此,良好的学习习惯也会促进其他行为习惯的养成,好习惯会使孩子们终身受益的。 二、主要观点: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任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一个好的习惯,是孩子今后事业成功的首要条件。一个人养成好习惯,一辈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养成一种坏习惯,一辈子都偿还不清它的债务。好习惯出效率,好习惯出成绩,好习惯出人才。 三、研究方法与途径: 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通过反复“历练”。才能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制定计划,每个年级有一个重点,学期也要有培养重点。以苏教版小语课本每册开头编排的“培养良好的习惯”课为基础,扩展开来,制定每学期的培养重点,把培养目标渗透到每天甚至每节课以及每时每刻,帮助孩子们在学习中克服各种内部和外部障碍的干扰,通过反复“历练”,练到一定程度,习惯成自然,再实施下一步计划。其次,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途径,请家长参与此项工作,想办法、出点子,监督并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要适当的鼓励,以巩固所得成果。 四、各年级的培养重点: 一年级: 1、掌握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认真写铅笔字; 2、自己收拾书包,爱惜学习用品,保持书包内文具、书本整齐干净; 3、合理利用早晨到校后到上课这段时间,组长收作业、检查作业,其他学生背诵老师预先在后面黑板上写好的古诗、成语等内容; 4、课前准备好课本文具; 5、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主动改正平时作业中的错处; 6、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上课善于发言。 二年级: 1、勤于朗读背诵,培养主动积累语言文字的习惯; 2、勤查字典,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 3、建立积累本,模仿课文中的词串进行习作,随时纪录自己看到、想到的词语或词串,连成一篇词串; 4、随时积累自己看到、听到的字、词,或纪录自己平时容易写错的字,主动纠错; 5、积极阅读带拼音的读物,扩大识字量,培养阅读兴趣。 三年级: 1、认真写钢笔字和毛笔字; 2、训练正确的握毛笔和写毛笔字的姿势,培养认真写毛笔字、正确使用、爱护毛笔的习惯; 3、自主预习复习,认真完成作业。 四年级: 1、有选择地读书,培养读书做记号的习惯,爱护图书; 2、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向大自然学习; 3、做生活有心人,坚持写日记,写出感受。 五年级: 1、不动笔墨不读书,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2、随时使用工具书,查阅自己需要的东西; 3、学习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自己修改习作的习惯; 4、从多种渠道学语文,培养在生活中学语文的习惯。 六年级: 1、不懂就问,培养好学好问的习惯; 2、勤于搜集资料,并随时纪录在卡片、纪录本或保存在电脑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书中了解世界; 4、在生活实践中运用学过的语文知识。 五、具体做法: 1、制定家校联系卡,争得家长的支持和积极参与; 2、每周班会课制定本周习惯养成重点内容,不定时检查督促; 3、周周做总结,月月来评比,期末进行奖励; 4、把学习习惯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相结合,两者相辅相成,循序渐进。 六、阶段性成果: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良好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受到了家长和校领导的一致好评,我的论文《也谈“习惯养成”》获山西省论文二等奖,习惯培养经验性总结《习惯养成“四步曲”》在《晋城教育》上发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