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课时一)导学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质量守恒定律——(课时一)导学案
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2,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3,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二,学习指导:
1.回忆什么叫化学反应?
2.写出水电解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说出反应物、生成物及条件分别是什么?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什么样的关系呢?(提出问题)
3.活动与探究一、二根据实验方法和步骤进行实验,认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及结论,完成,
课本P91的表格.
4.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是什么?我们着重注意理解哪些关键字?
5.实验5-1、5-2根据什么现象判断已经发生反应?
6.盐酸与碳酸钠反应质量减轻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比原来大,这违反质量守恒
定律吗?为什么?
7,质量守恒定律对我们有什么用?
三.学习导航:
1.活动与探究:探究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实验方案
方案一:白磷的燃烧
方案二:铁与硫酸铜的反应
分析、结论
实验现象
参加反应的物质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反应前后质量关系
由上可知: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m1)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m2)相等,即
人们经过许多化学反应进行了无数次的实验得到的结论都是一样的,因此把它作为了一条普
遍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普遍规律,对所有化学反应都适用。
2,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参加化学反应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 。
3,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即 ,不包括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或者剩余的那部分质量。例:在A+B=C+D 反应中,反应前有12gA和8gB,反应后生成10gC,A消耗完全,B剩余2g,则生成的D的质量为 。
(2)守恒的数量 不是部分质量,即把各种状态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在内。如肉眼看不见的气态生成物都算在内。
(3)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任何 (“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例:100克干冰升华变成100克二氧化碳气体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对吗?
(4)、定律研究的内容是指 ,不能推广到其它物理量:如体积、分子个数等。
例:水发生电解的体积一定等于生成的氧气与氢气的体积之和对吗?
4.实验5-1,(1)实验中观察到现象有
反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各物质的化学式为:
(2)为什么反应后和烧杯内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轻?这违反质量守恒定律吗?
5.实验5-2 (1)实验中观察到现象有
反应的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各物质的化学式为:
(2)为什么反应后和反应前天平有可能平衡也有可能不平衡?这违反质量守恒定律吗?
(3)如果在燃着的铝箔上方罩上罩,使生成物全部收集起来称量,会出现什么实验结果?
6.实验分析: 如何改进实验,使实验3、4满足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总结: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首先要确定一个容易发生的化学反应作为研究对象,还要
知道如何测定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尤其是有气体参与或生成的反应,要注意不要让气体
溢出或进入,或受到空气的浮力等的影响,保证实验密闭,顺利进行。
五.当堂训练
1.某化学反应可以用A+B=C+D表示,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筒有12gA和8gB,反应后生成l0gC,A消耗完全,B剩余2g,则生成D g.
(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为 g,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为 g.
(3)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 ,若24gA完全反应则生成D的质量为 g
2.将24. 5g氯酸钾与2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得到剩余固体的质量
为16. 9g,则反成生成的氧气的质量为 ,同时生成氯化钾 。(提示: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了氯化钾固体和氧气)
3.水蒸发后液体质量变少,这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吗?为什么?
4有人说:“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说明质量守恒定律不是普遍规律。”这种说法对吗?为
什么?
5,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l)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镁条的质量大。
(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