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宏观微观模型对重核区原子核基态性质的研究-北京大学物理学院.PDF

发布:2018-12-13约1.61万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维普资讯 第 25卷 第 2期 原 子 核 物 理 评 论 VoL25,No.2 2008年 6月 NuclearPhysicsReview June,2008 文章编号 :1007—4627(2008)02--0107--05 宏观微观模型对重核 区原子核基态性质的研究 彭金松 ,李璐璐。~ ,周善贵。~,赵恩广。 (1河池学 院物理与电子工程系 ,广西 宜州 546300; 2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80; 3兰州重离子加速器国家实验室原子核理论中心,甘肃 兰州 730000) 摘 要:利用连续介质模 型并基于Nilsson模 型考虑微观修正,研究了重核 区原子核 (Z≥82)基态 性质,得到 了较好 的结果 。通过拟合 Z≥82原子核的结合 能实验数据 ,得到 了两组连续介质模 型的 新参数。利用这两组参数计算的重核结合能与实验值 的均方根偏差约为 0.8MeV,电荷半径 的均 方根偏差 约为 0.07fm。 关 键 词:宏观微观模型;连续介质模 型;重核 区;基态性质 中图分类号 :0571.31 1 文献标识码 :A l 引言 处理上,他们认为原子核有一个很薄 的壁 ,这就考 虑了原子核表面的密度变化。它比早期的液滴模 型 原子核的基态性质包括 电荷 、质量 、半径 、电 有了改进 ,能给出更好 的结果。但是它还是不 能给 四极矩 、自旋 、宇称 以及 同位旋等。其 中质量是 比 出核表面很大的密度变化 ,而对 于形变核 ,这种描 较重要的一个量 ,实验上也 比较容易测量 。早期 的 述应该是至关重要 的。 液滴模型就是因为能较好地描述原子核的质量 ,因 本文所讨论 的宏观微观模型 ,宏观上用的是连 而获得 了很大 的成功。至今仍有很多人在进行 续介质模型,采用 的是能量密度泛 函方法。该方法 Weizs/icker质量公式修正方面的工作口。 是 Brueckner等 在 2O世纪 7O年代提出的,在该 Weizs/icker公式 能成功地描述原子核 的质量, 模型 中原子核的宏观能被表示为核子密度 的泛函。 原因在于用公式简单和参数很少 ,特别是对于稳定 后来胡济民等进一步发展 了该模型,提出了原子核 核 ,其给出的结合能与实验值均方根偏差小于 3 的连续介质模 型ll5]。该模型把原子核的质量看成是 MeV。当然 ,作为一个宏观描述 ,它不可能很好地 中子密度以及质子密度的泛 函。通过变分求得原子 描述原子核的壳效应 ,而这一点在 1955年 Mayer 核的中子密度 以及质子密度 ,然后再 由它们得到原 等 引入 自旋轨道耦合后得 以解决 。正是 由于这方 子核的基态性质 。当然 ,仅仅有宏观的描述,无法 面的缺陷,Weizs~icker公式仅是一个很好的近似。 给出原子核 的壳效应 。因此,还要加上微观修正。 液滴模型把原子核看作是均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