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测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单项选择题(请把答案填在后面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50分)
1、“硅谷”新工业区兴起与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农业基础 B、交通因素 C、环境因素 D、知识和技术
2、读图回答,如果炼1吨钢,需要2吨铁矿石和1吨煤,图中布局模式最合理的是(图中■代表煤矿区,▲为铁矿石,●为消费市场)( )
3、鞍钢和宝钢是我国两个大型钢铁公司,两者区位的不同之处是( )
A、宝钢有发达的水陆交通运输条件,而鞍钢没有
B、宝钢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而鞍钢没有
C、鞍钢附近有铁矿和煤矿,而宝钢附近没有
D、宝钢附近劳动力充足,而鞍钢附近劳动力不够丰富
4、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鲁尔区经济衰退明显,其原因是( )
①石油的广泛使用 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③煤炭资源枯竭 ④战争的严重破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5、海尔集团电冰箱产品打入欧美市场,并不是依靠( )
A、企业的全球战略 B、对欧美人消费特点的掌握
C、世界级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理念 D、自然资源优势和临海的地理位置优势
图4-25是美国本土某种工业生产厂家的分布图。据此回答6—8题:
6、该工业的布局属于( )
A、资源导向型 B、市场导向型 C、技术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
7、该工业最有可能是( )
A、飞机制造工业 B、机车制造工业 C、瓶装饮料工业 D、高档时装工业
8、美国最大的电子中心位于图中( )
A、①地区 B、②地区 C、③地区 D、④地区
9、下列各组食品,其加工厂应靠近原料产地的是( )
A、鲜奶、蔗糖 B、面包、食盐 C、鱼干、饼干 D、豆浆、酱油
如图,读图甲和图乙。据此回答10-13题:
10、甲图中①~⑥不同工厂之间的联系属于( )
A、投入——产出联系 B、地域联系
C、信息联系 D、技术联系
11、从图甲所示的工业联系看,该图应集聚的工厂是( )
A、食品厂——木材厂 B、汽车厂——化纤厂
C、自行车厂——电视厂 D、钢铁厂——纺织厂
12、乙图表示( )
工业的集聚 B、工业的分散 C、工业信息联系 D、工业的地域联系
13、“硅谷”的工业与传统工业相比,具有的显著特点是( )
A、工业部门的起源与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
B、工业产品多具有“重、厚、长、大”的特征
C、从工业人员多具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D、自动化程度低,多为手工劳动,增长速度慢
14、20世纪50年代以后,鲁尔区衰落最明显的工业部门是( )
A、纺织、煤炭 B、煤炭、钢铁 C、纺织、钢铁 D、电力、化工
15、调整后的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布局日益集中到西部,是为了( )
A、便于产品出口
东部地区已饱和
更充分地利用莱茵河运输钢材
D、就近获得荷兰鹿特丹港进口的铁矿石
16、关于传统工业区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传统工业区大多是在第一次技术革命暑期发展形成的
B、传统工业区一般布局在沿海地区
C、传统工业区内工业多为技术密集型
D、传统工业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17、德国鲁尔区的区位优势条件有( )
①丰富的煤炭资源 ②离铁矿区较近 ③充沛的水源
④水陆交通运输便利 ⑤市场广阔 ⑥有优良港口
A、①②③④⑥ B、①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④⑤
18、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工业区是( )
A、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B、德国南部工业区
C、意大利中部工业区 D、中国沪宁杭工业区
19、旧金山“硅谷”与九州岛、慕尼黑、苏格兰等高新技术工业区,其发展快的特殊条件是( )
A、科技力量强 B、环境优美 C、军事订货多 D、交通方便
20、意大利工业小区是指(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