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测试卷.doc

发布:2016-12-13约4.9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测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全卷共34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8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错选、多选不给分。每小题2分,共60分。) 某企业于20世纪末在呼和浩特建立乳品加工厂,产品销往全国各地。21世纪初,该企业又在北京、上海等地建立分厂。据此完成1~2题。 1.与北京、上海等地相比,呼和浩特建乳品加工厂的优越条件是 A.原料供应充足 B.交通运输便捷 C.市场庞大 D.技术领先 2.吸引该企业在北京、上海等地建分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原料产地 B.廉价劳动力 C.消费市场 D.先进技术 3.近年来,一些“侨乡”地区吸引了大量海外华人和华侨的投资,从工业区角度看,主要是 A.自然条件好 B.原材料充足 C.乡土情感 D.科技力量雄厚 4.如果每炼1吨铁需2吨铁矿石和1吨煤,图10-1中哪种区位模式最合理(图中■为煤矿区,▲为铁矿区,●为消费市场) 图10-2表示某种工业区位选择的历史发展阶段。读图,完成5~6题。 5.区位选择与图中发展阶段相符合的工业部门是 A.钢铁工业      B.化学工业      C.纺织工业      D.电子工业 6.图中反映出,对该种工业区位的选择 A.原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B.燃料地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C.市场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D.交通运输的影响一直很弱 7.图10-3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四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A.①生物制药厂 ②食品罐头厂 ③电脑装配厂 ④玻璃厂 B.①彩印厂   ②造船厂   ③纺织厂   ④皮革厂 C.①水泥厂   ②造纸厂   ③家具厂   ④烤烟厂 D.①啤酒厂   ②炼铝厂   ③缫丝厂   ④制糖厂 8.东南亚、墨西哥等地成为美国许多微电子装配工业的迁移选择地,其原因是 A.利用当地高科技发达的优势 B.充分利用当地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C.充分利用当地优美的环境 D.当地拥有广阔的市场潜力 9.图10-4表示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判断图中①②③代表的工业部门分别可能是 A.炼铝、服装、家具制造 B.炼铝、制糖、服装 C.汽车、造船、水泥 D.炼铜、制鞋、奶制品 10.图10-5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的工业布局规划图”。你认为规划合理的是 11.在一些多层建筑的标准化厂房内,有服装、鞋帽、包带、雨伞等多种工厂,这些工厂之间 A.有密切的工序上的工业联系 B.存在着地理空间上的联系 C.完全没有工业联系 D.无任何联系 12.有关工业地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 ②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面积小,潜力小,发育程度低 ③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地域,其工厂间只存在地理空间上的联系 ④钢铁工业是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①钢铁工业区位指向变化:铁矿石→煤炭→港口  ②工业地域形成: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③工业城市形成:钢铁厂→钢铁工业区→钢铁城市④工业城市形成:面粉厂→糕点厂→糕点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4.属于发育程度高的工业地域有 ①钢铁工业区、机械制造工业区 ②小麦加工区、畜产品加工区 ③石油化工厂、汽车制造厂 ④甘蔗制糖厂、食品加工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5.工业在一定区域集聚的优越性有 ①可获得优美环境 ②降低运输费用 ③充分利用基础设施 ④加强信息交流协作 ⑤用于新兴电子工业发展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⑤ 16.下列各城市中,因为汽车生产而形成的城市是 A.马鞍山 B.攀枝花 C.大庆 D.十堰 读图10-6,完成17~19题。 17.我国20世纪50年代扩建的钢铁企业和改革开放初期建设需要人数较少的钢铁企业分别是 A.鞍钢 鞍钢   B.宝钢 宝钢 C.鞍钢 宝钢   D.宝钢 鞍钢 18.影响两者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A.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B.劳动力资源充足 C.靠近消费市场 D.科技力量雄厚 19.通过对上述两企业的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B.交通不再是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