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免疫调节一导学案.docx

发布:2016-07-22约5.9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免疫调节(Ⅰ) 1.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可以概括如下 (1)体液调节可以看作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 (2)激素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3.神经系统不能(能、不能)感到病原体的存在,激素不能(能、不能)直接杀灭病原体。 4.结合初中所学,回忆有关免疫的以下内容: (1)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 (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刺激淋巴细胞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这样的病原体称为抗原。 课堂导入 细菌和病毒通过喷嚏传播进入人体后,人体能不能通过神经系统感知到?不能。人体内是否有相应的激素能直接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没有。 要消灭入侵的细菌和病毒离不开免疫系统的作用,免疫系统是如何构成的呢?对于不同的细菌和病毒,免疫系统的反应都一样吗? 探究点一 免疫系统的组成 对付病原体和体内出现的异常细胞,离不开免疫系统的作用。请分析: 1.免疫系统的组成 小贴士 (1)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最大)、淋巴结、扁桃体等。 (2)溶菌酶虽是免疫活性物质,但不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 2.免疫系统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各种淋巴细胞,结合下图分析淋巴细胞的起源。 由上图可以看出:B细胞和T细胞共同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其中B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为骨髓,T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为胸腺,淋巴细胞集中分布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归纳提炼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三部分;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活学活用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  ) (2)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  ) (3)免疫细胞只包括T细胞和B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  ) (4)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  ) (5)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体等 (  ) 答案 (1)× (2)√ (3)× (4)× (5)× 解析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三部分;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等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免疫活性物质主要包括抗体、淋巴因子和溶菌酶等。 探究点二 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1.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人体由免疫系统和相关的其他组织、器官共同构成三道防线。阅读教材思考: (1)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和吞噬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前两道防线人人生来就有,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称为非特异性免疫。 (2)第三道防线称为特异性免疫,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3)胃液中含有盐酸,能杀死食物中的多种病原体,这属于第二道防线吗? 答案 不属于。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消化道和外界相通,胃液不是体液。这应属于胃黏膜的分泌物,是第一道防线。 2.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又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死亡率极高。艾滋病的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如下图: (1)图中A、B、C、D表示HIV破坏人体免疫系统的四个阶段,据图回答: A.免疫缺陷病毒(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填“大多数”或“少数”)病毒。 B.免疫缺陷病毒(HIV)浓度升高(填“升高”或“降低”),T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填“增多”或“减少”)。 C.T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各种感染机会增加。 D.人体免疫能力几乎全部(填“全部”或“少部分”)丧失。 (2)据图,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 T细胞的多少和HIV浓度之间呈负相关关系。 (3)根据曲线,T细胞大量减少会导致人体丧失免疫能力,推测T细胞在人体内可能发挥什么作用? 答案 T细胞在人体内能够攻击侵入的病原体。 (4)艾滋病患者常常会出现恶性肿瘤,这说明第三道防线还具有什么作用? 答案 能消灭体内的异常细胞,抑制体内肿瘤的产生。 (5)以上资料说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归纳提炼 特异性免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