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4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2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说课稿 苏教版.docx
2024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2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说课稿苏教版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024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2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一年级
3.授课时间:2024年3月18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和合作学习意识。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难点:理解并运用计算法则进行不进位加法计算。
解决办法:
1.通过实物操作、图片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直观理解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组成和计算过程。
2.设计层次分明的问题串,引导学生逐步理解计算法则,并通过小组合作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方法。
3.采用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巩固计算技能。
4.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计算中的障碍,逐步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一本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和多媒体视频,用于展示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实例。
3.实验器材:准备计数器、小棒等教具,用于辅助学生进行实物操作练习。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并准备实验操作台,方便学生进行计算练习。
五、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关于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的预习资料,如PPT和计算实例视频,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设计问题如“如何将两位数与整十数相加?一位数加到两位数时需要注意什么?”引导学生思考加法的计算法则。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班级微信群收集学生的预习反馈,监控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预习资料,理解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加法计算的基本概念。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分享预习资料,提高预习效率。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故事引入,如“小熊过生日,收到了几个蛋糕?”激发学生对加法的兴趣。
讲解知识点:讲解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例子演示计算过程。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竞赛,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加法练习,互相检查和纠正错误。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思考加法的计算步骤。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小组竞赛,通过实践掌握加法技能。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计算法则。
实践活动法:通过小组竞赛,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包含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相关的数学绘本或网站,供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巩固加法计算技能。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推荐资源进行拓展学习,加深对加法的理解。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总结法:学生通过反思作业,总结学习经验,提高学习效率。
六、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学习、课堂互动和实践练习,取得了以下学习效果:
1.计算能力提升
学生在本节课中学习了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巩固,大部分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这类加法计算。他们能够正确地写出计算步骤,并快速得出结果。例如,在计算23+10时,学生能够正确地写出23+10=33,这表明他们的计算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2.理解加法原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加法计算的方法,还理解了加法的基本原理。他们能够认识到加法是将两个数合并为一个数的运算,理解了加数和和之间的关系。例如,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理解3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等于5个苹果,这有助于他们建立数学概念。
3.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增强
4.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学生在预习环节通过自主学习,对加法计算有了初步的认识。在课堂活动中,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教师指导,进一步巩固了所学知识。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更加主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