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人格5 .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第五章 健全人格 达至整合 现代工业化、信息化社会带给人的心理压力日渐沉重,焦虑、紧张、挫败、疲劳、无助感……常常萦ying绕在心,让人寝食难安、身心疲惫据调查表明,中国精神病的患病律由70年代的3.2%上升到15.56%。有关专家预言:精神病将是21世纪的流行病。世界精神病协会发表的数字表明,抑郁症每年以113%的增长率逐年递增。中国现有5%存在心理障碍。所以,心理健康问题是现代人必须注意的首要问题。 同样是家境贫穷,为什么有人因此而愤发,走上了富裕之路,有人却因此堕落,走上偷窃、抢劫的犯罪道路?这是因为人有不同的性格和气质等人格特征的缘故,本章主要介绍健全人格。 一、人格概述 (一)人格的涵义 简单说,人格就是个性。关于人格的定义不下50种,所以,你也没有必要去寻求那个定义确切,而只需要理解什么是人格。(一般误解是把人格与人的尊严、道德品质联系) 美国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定义:人格是一个人内部决定他特有的行为和思想的身心系统的动力组织。 米谢尔定义:人格是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它们与别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人格包括人格心理特征和人格倾向性两个方面。 人格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性格,多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相对比较稳定。人格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理想等,主要在后天社会化过程中形成,集中反映了人性独特的一面。所以,如果个体能与社会环境相适应,就具有正常的人格,反之,如果个体的情绪反应、言行举止、态度、信仰体系与环境格格不入,就可能是人格障碍。 (二)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人格形成受很多因素影响,包括父母的言传身教、同伴的影响、社会风气、民族习俗、遗传基因、外貌体格等,即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环境因素。所以,每个人的人格都不尽相同。 1、先天的遗传因素 遗传主要影响人格差异的一方面,如体格、兴奋、抑制的类型等。 2、后天的环境因素 ①家庭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据文化人类学专家研究,人格中的信任感、语言能力、交往能力、情绪的稳定性和攻击性及爱情观、自我认同感都与家庭环境有密切关系。58%的不良少年来自缺损家庭。 ②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社会文化环境包括社会制度、经济状况、阶级差别、民族传统、风俗习惯、伦理道德观、教育方式等。人不仅是一个生物个体,而且是一个社会成员,所以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格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孟母三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战争年代出身的孩子恐惧、焦虑、情绪不稳,人格变得具有攻击力和暴力倾向。 ③学校影响 主要是指教师与同学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二、关于健全人格 (一)健全人格及特点 健全人格是指各种良好人格特征在个体身上的集中体现,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和谐的人际关系。人格健全者心胸一般比较开阔,善解人意,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对人的交往的态度合适,既不狂妄自打,也不妄自菲薄。 ②宁静的心境。人格健全者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需求合理,言行一致,能自我控制,调节好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③有效的运用个人的能力。人格健全者对未来的成就充满希望,能够自觉把动机与能力结合,引发巨大的创造力。 (二)健全人格的意义 ①对个人而言,健全人格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有人的生活安定、富有,但总感觉不到幸福和满足,感到无聊;有人的生活动荡、清贫,但却充满快乐,感到充实。这实质上是一个心理健全的问题,健全的人格能帮助人们健全心理,能帮助人们充分体验生活的乐趣,挖掘人的潜能,充实人的精神世界。 ②对社会而言,健全人格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人不仅是自然人,更是社会人。社会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方式对社会秩序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人格健全的人会尽可能的使自己应该和需要做的事与其所处的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相一致,从而产生积极的满足感。 (三)健全人格的几种模式 1、“成熟者”模式 指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人。满足以下7种指标: ①主动、直接的将自己推延到自身以外的兴趣和活动中。 ②具有对别人表示同情、亲密或爱的能力。 ③能够接纳自己的一切,好坏优劣都如此。 ④能够准确、客观的知觉现实和接受现实。 ⑤能够形成各种技能和能力,专注和高水平的胜任自己的工作。 ⑥自我形象现实、客观,知道自己的现状和特点。 ⑦着眼未来,行为的动力来自长期的目标和计划。 2、“机能健全者”模式 指有真实的自我,纯洁真善,很像小孩的人。具有以下6种特征: ①能接受一切经验,不拒绝或歪曲某些经验。 ②自我与经验和谐一致,不断同化新经验。 ③个性因素都发挥作用,既受理性因素的引导,也受无意识和情绪因素的制约。 ④有自由感,相信自己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生活充实并充满希望。 ⑤具有高创造性。 ⑥乐意给他人以无条件的关怀,能与其他人高度协调。 3、“创发者”模式 创发者指通过社会变革而发挥个人潜能的人。具有以下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