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溴特罗口服液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1
氨溴特罗口服液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氨溴特罗口服液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东莞市人民医院儿科的门诊治疗患儿9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7例,用阿奇霉素序贯加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对照组46例,用阿奇霉素序贯加氨溴索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溴特罗口服液佐治小儿支原体肺炎,依从性好,可以明显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氨溴特罗口服液;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3)03(b)-0090-02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时期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并可引起流行[1-2],婴幼儿也可感染,临床上多用大环内脂类抗生素及止咳化痰药对症治疗,但此病病程长,且易反复发作,是顽固难治之症。本院儿科在阿奇霉素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上氨溴特罗口服液佐治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儿科的门诊确诊为支原体肺炎患儿93例,其中,男49例,女44例,年龄4个月~12岁,其中4~12个月15例,1~3岁60例,4~12岁18例,均有咳嗽、发热等症状,其中肺部单有湿性啰音者30例,单有喘鸣音者40例,同时有喘鸣音和湿性啰音者有23例,就诊时病程5~30d,平均11d。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7例,用阿奇霉素序贯加氨溴特罗口服液治疗,对照组46例,用阿奇霉素序贯加氨溴索口服液治疗,两组间在年龄、性别、病情、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本组选取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参照王慕逖主编《儿科学》第5版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3]。
1.3治疗方法
两组均按常规给予雾化吸入、退热等对症处理,均给予注射用阿奇霉素10mg/(kg?d),静脉点滴连用2个疗程,每个疗程用3d停4d,第3个疗程口服阿奇霉素10mg/(kg?d),用3d停4d,总疗程为21d。对照组用氨溴索口服液治疗,剂量为
1.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治疗过程中病情逐渐好转,3个疗程后没有咳嗽、咳痰及喘息,肺部体征消失,体温正常,胸部X线恢复正常或明显吸收;有效:治疗过程中病情逐渐好转,3个疗程后偶有咳嗽、咳痰及喘息,体温正常,胸部X线吸收好转;无效:治疗5d后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或加重。无效病例考虑患儿可能合并其他细菌感染或合并病毒感染的可能,在加用其他类抗生素后病情稳定,体温慢慢恢复正常,逐渐无再咳嗽,呼吸平顺,无干湿啰音。总有效=显效+有效。
1.5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分析均用SPSS11.0软件处理,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病例明显增多,无效病例明显减少,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不良反应
治疗组1例4个月婴儿在用药第4天出现轻度肌肉颤抖,1例出现腹泻,经对症处理后均无再出现上述症状,其余未见恶心、呕吐、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
3讨论
小儿由于呼吸道管腔狭小,排痰能力差,如果有炎症,痰液容易堵塞呼吸道并容易喘息,甚至造成肺不张等严重后果,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时期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病原之一。本病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潜伏期2~3周,高发年龄在5岁以上,婴幼儿也可感染,起病缓慢,主要症状为发热、咽痛、咳嗽。咳嗽有特征性,病程早期以干咳为主,呈阵发性,较剧烈,后期痰黏稠,婴幼儿的临床表现可不典型,多伴有喘息,病情多较严重,可发生多系统损害[4]。据报道还与儿童哮喘有关[5]。所以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除抗感染治疗外,祛痰止咳平喘是重要的对症治疗措施。盐酸氨溴特罗(易坦静)是盐酸氨溴索和盐酸克伦特罗组成的复方制剂,盐酸氨溴索为黏液调节剂,可增加呼吸道浆液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同时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强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6]。此外,盐酸氨溴索有高度肺组织亲合力可调节肺泡巨噬细胞功能,并刺激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增加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促进纤毛上皮的再生和纤毛正常功能的恢复,对肺有保护作用。与抗生素合用,可增加抗生素的作用[7]。盐酸克伦特罗是选择性β受体激动剂,主要为松弛平滑肌、解痉,亦可增加纤毛运动,溶解黏液,促进排痰平喘的作用[8]。两种成分在药代动力学上无相互作用,在药效学上相互协同。所以易坦静与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合用,又可增加抗生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