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财务业绩的影响——以美的集团为例.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析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对财务业绩的影响——以美的集团为例
摘要:股权激励是公司附条件向股权激励对象给予公司部分股份或买卖公司股份的权利,是一种长期激励方式,能够缓解委托代理产生的冲突。以家电行业中的美的集团为例,从盈利、营业、偿债和发展四个方面分析2014-2018年的股权激励计划对财务业绩的影响。美的集团股权激励计划对经营业绩有稳定及提升作用,对人力资本有稳定及完善作用,对市场地位及行业排名发挥了保持作用。同时,对其股权激励计划提出建议,即提升股权激励模式的匹配度,完善股权激励计划的行权绩效条件。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财务业绩,影响
一、引言
股权激励作为解决现代公司中委托代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被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所采纳。但是股权激励的模式多种多样,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尽相同,公司股权激励对象的选择、行权条件的设置等都影响着股权激励的效果。所以对于公司本身来说,设计一套能够充分调动股权激励对象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够对公司的财务业绩等各方面产生有益影响的激励方案应成为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重点关注问题。
二、股权激励对美的集团财务业绩的影响分析
(一)美的集团股票激励情况概述
2013年9月美的集团通过换股吸收合并的方式在深交所上市。由于传统激励模式的局限性以及家电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公司于2014年开始推出首期股权激励计划。
2014-2018年,美的集团披露了5项股票期权激励计划和2项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2014-2016的前三期均为单一的股票期权计划,从2017年的第四期开始加入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对技术骨干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分别采取了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激励方式。在激励对象的选择方面,前三期激励对象中均包含营销骨干,但第四期却取消了对营销骨干的激励,同时加入了对品质骨干的激励计划,由此可见美的集团由重营销的发展路线逐渐转变为重技术重品质的路线。在激励人数方面,由第一期639人渐增至第五期1330人,总股数也由4060.2万股增至6152万股,占股本比例分别由2.41%降至0.94%,由此可见,美的集团股权激励的授予规模越来越大,激励力度也在逐渐增加。但是激励股数占总股本的比例却在逐渐降低,说明其相对激励力度在下降。在行权条件方面,美的集团所公开的股票激励计划均采用净利润增长、经营单位业绩分级考评、个人绩效考核评级作为评价指标,没有随着激励模式的变化对行权指标做出调整。
本文通过以上股权激励计划的实施,选取多项财务指标作为评价依据,浅析其对公司财务业绩的影响。
(二)盈利能力
本文选择净资产收益率来衡量美的集团的盈利能力。根据美的年报数据计算可得,美的集团2013-2018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24.89%、29.49%、29.06%、26.88%、25.88%、25.66%。美的集团从2014年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开始实施后净资产收益率增加迅速。虽然在2016年后有所下降,是由于2017年“家电下乡”政策推行结束,家电行业受到了一定冲击所导致的,并且下降幅度较小,并没有对公司的盈利产生较大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公司实行股权激励的经营管理办法产生了一定的效果,在公司提升盈利能力方面发挥出了积极作用,从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公司财务业绩以及股东收益。
(三)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是评价公司短期和长期偿债能力的可靠指标。根据美的集团年报显示,2013-2018年美的集团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15、1.18、1.29、1.35、1.42、1.40。由此可见,2014年实行股权激励后,流动比率呈现逐步增长的趋势,这说明美的集团具有稳定的短期偿债能力并且债务在相应的期限内是可以承受的。同时证明美的实行的股权激励机制对其短期偿债能力的稳固和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
从长期方面来看,2013-2015年美的集团的资产负债率由59%下降到57%,这与2014年推出首期股权激励计划不无关联。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后使得所有者权益变大,从而导致了资产负债率的降低。但在2016年以后资产负债率又逐年攀升,直至2018年上升至65%,因此,股权激励计划的实行对公司的长期偿债能力能够起到改善作用,但效果的持续时间并不长久。
(四)营运能力
总资产周转率可以有效衡量公司的营运能力。根据年报计算显示,2013年美的总资产周转率为1.25,在同行业中出于较高水平。2014年推出首期股权激励计划后下降至1.17,此后逐年呈下降趋势,直至2018年降至0.98。由此可见,美的集团所实行的股权激励计划在提升企业营运能力方面仍需改善。
(五)发展能力
2013-2018年美的集团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波动十分剧烈,2013-2014年下降幅度较小,维持在17%左右,2015年急速下降为-2%,但综合考虑当时的外部经济环境,以及公司在此期间进行的产品结构升级和成本管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