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级留学生汉语个体名量词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的中期报告.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初中级留学生汉语个体名量词偏误分析及教学对策的中期报告
一、文献综述
个体名和量词是汉语中常用的语言单位,个体名前面所选用的量词对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语感产生重要影响。而留学生作为非汉语母语者,由于对语言习得的局限性,常常出现个体名量词使用上的偏误。很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对策。
林清彬(2015)指出,个体名选择量词的规则是系统化的,它包括两个方面的规则:语义规则和语用规则。其中,语义规则包括处所规则、品质规则和数量规则;语用规则则是指格式、敬语、习惯用语等方面的规则。Burger(2004)在研究中也认为,个体名选择量词受到语义、语用、文化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
而关于留学生在个体名量词使用上的偏误,李柏青(2016)研究发现,留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错误,包括:量词选择错误、个体名使用错误、音译误用、语序错误等。为此,建议在教学时应注意提高留学生对个体名和量词的敏感性,并加强文化方面的培养。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语料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旨在探究初中级留学生汉语个体名量词使用上的偏误并提出教学对策。
问卷调查对象为初中级留学生,包括常见的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如韩国、日本、泰国等。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留学生在个体名量词使用上常犯的错误和困惑,以及难易程度排序。
通过语料库分析,搜集初中级留学生在个体名量词使用上的典型例句,分析其错误类型和出现频率,以及对应的中文表达是否较为准确自然。
三、预期研究结果
通过问卷调查和语料库分析,预期研究结果如下:
1.初中级留学生在个体名量词使用上主要存在哪些常见错误和困惑;
2.初中级留学生在个体名量词使用上存在的错误类型和出现频率;
3.提出符合留学生实际需求的针对性的教学对策,促进其个体名量词使用的准确性和语感。
四、结论
个体名量词是汉语教学中常见的难点和疑点,留学生的语言习得过程中容易出现偏误。为了促进留学生汉语个体名量词的正确使用,需要构建完善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针对不同错误类型和难点,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留学生对个体名量词的敏感性和理解能力,进而提高其在日常和学术交流中的表达效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