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力的测量 弹力-【知识精研】八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课件(北师大版).pptx
第七章运动和力第二节力的测量弹力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2024)
学习目标知道弹性和弹力的概念,能解释生活中有关弹力的简单现象;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构造及使用方法。经历通过实际情境感受弹力的存在进面获得弹力概念的过程,提高观察能力和从现象中发现并总结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现象、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兴趣。体现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道理。
导入新课一
2024年跳水世界杯比赛全红婵在女子十米台决赛夺得冠军。想一想跳水运动员向上跳,为什么要向下压跳板?跳板有什么特点?它们是怎样对运动员产生力的作用呢?本节我们学习与弹力相关的内容。
拿起一本物理课本用不了太大的力,提起装满书的书包要用较大的力,如果搬起书桌可能就要用更大的力。这些大小不同的力该如何测量呢?想一想
探究新知二
1.弹簧测力计(1)用途:弹簧测力计是一种常用的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2)构造: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主要是由弹簧、挂钩、指针和刻度盘等组成的。(3)原理:在一定范围内拉伸弹簧时,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弹簧刻度盘指针挂钩
物理实验室中常用的几种弹簧测力计常用测力计1.弹簧测力计
测量前:估测力的大小,选择量程和分度值合适的弹簧测力计。再调零,使指针与零刻度线对齐。用手沿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轻轻地拉动挂钩,放手后,观察指针能否回到初始位置。测量时:让待测量的力作用在测力计的挂钩上,并使力的方向沿着弹簧的中心轴线方向(图甲);不能采用类似图乙中的使用方法。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所在位置的面板垂直。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记录时:数据要标明单位。
演示实验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量程:;分度值:;测量值:。0.2N2.2N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例题1】右侧弹簧测力计的0~5N
【例题2】关于图中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说法错误的是()A.此物体对弹簧的拉力是1NB.使用前指针应指在零刻度线C.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D.弹簧测力计只能测竖直方向的力D2.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1)用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感受1N、3N、5N的力。(2)测量拉力。①把文具袋悬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测得拉力F1。3.学生实验: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F1/NF2/NF3/N②将文具袋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文具袋,测文具袋刚被拉动时所需要的拉力F2,再测拉动文具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所需要的拉力F3。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课本表7.2-1中。
1.形变的种类(1)弹性形变压弯的撑竿会恢复原状压弯的直尺会恢复原状拉长的橡皮筋会恢复原状情境展示:
(1)弹性形变①概念:受力后产生形变,撤去外力后,能够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弹性形变。②弹性限度:任何物体的弹性都有一个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即使撤去外力,物体也不能恢复原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1.形变的种类
(2)范性形变受到外力后产生形变,撤去外力后,不能恢复原状,这种形变叫做范性形变,也叫塑性形变。沙滩形变面团不能恢复原状1.形变的种类
定义:发生形变的物体,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试一试:同学们把直尺压弯、把橡皮筋拉长感受一下弹力。2.弹力的定义
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其实质都是弹力。FFFF2.弹力的定义
物体直接接触发生弹性形变二者缺一不可手压弹簧时,弹簧弯曲3.弹力的产生条件
①弹力方向:与接触面垂直,与使物体发生弹性形变的力的方向相反。F压F弹F拉F弹4.弹力的三要素方法:首先判断物体弹性形变的方向,然后根据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弹性形变的方向相反,即可判断弹力的方向。怎么判断弹力的方向?思考F弹F压F支F压
F拉F弹4.弹力的三要素②弹力大小:在弹性限度内,物体弹性形变程度越大,其产生的弹力就越大。③弹力作用点:在受力物体上,通常画在接触面上。F1拉F1弹
【例题3】如图所示,球被悬线吊起,悬线和球都发生了微小的形变,悬线要恢复原状,对球产生向上的弹力,这个力就是悬线对球的拉力F拉,同时球也要恢复原状,对悬线产生向下的弹力,这个力就是球对悬线的拉力F’。大量实验表明:悬线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悬线指向悬线收缩的方向。4.弹力的三要素F拉F’
两个接触的物体一定会产生弹力吗?为什么?答:不一定。原因是弹力产生的条件是两个接触的物体之间要相互挤压,发生弹性形变。4.弹力的三要素光滑水平面上两个刚好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