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财经法规第四章重难点.doc

发布:2017-02-05约1.4万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财政法规制度 主要知识点: 预算法律制度、政府采购法律制度、国库集中收付法律制度 第一节 预算法律制度 一、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 1.含义:《预算法》是调整在国家进行预算资金的筹集、分配、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构成:由《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以及国家预算管理的其他法规制度构成。 (一)预算法 1.颁布时间及部门: 1994.3.22八届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1995.1.1开始施行 2.性质 ◆我国第一部财政基本法律; ◆我国国家预算管理工作的根本性法律; ◆制定其他预算法律的基本依据 3.地位:在财政法体系中,预算法是核心法、骨干法 (二)预算法实施条例 1.颁布时间及部门:1995.11.22由国务院颁布 2.制定目的: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预算法,使之更具操作性,为预算及其监督提供更为具体明确的行为准则。 二、国家预算 (一)概念 1.概念: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国家在一定期间内预定的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进行财政分配的依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是实现财政职能的基本手段,反映国家的施政方针和社会经济政策,规定政府活动的范围和方向。 我国国家预算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基本财政计划 2.国家预算原则:公开性、可靠性、完整性、统一性、年度性 (给出某一点的含义要知道是哪一点) (二)国家预算的作用 1.职能——分配、调控和监督职能 2.作用 (1)财力保证作用;(最根本作用) (2)调节制约作用; (3)反映监督作用。 (三)国家预算的级次划分 我国国家预算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设立(5级预算) A、中央预算, B、省级(省、自治区、直辖市)预算, C、地市级(设区的市、自治州)预算, D、县市级(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预算, E、乡镇级(乡、民族乡、镇)预算 ◆对于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民族乡、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可暂不设立预算。 ◆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根据本级政府授权进行预算管理活动,但不作为一级预算。 (四)国家预算的构成 (★重要) 国家预算分为中央预算、地方预算、各级总预算、部门单位预算。 各级预算都要实行收支平衡的原则 1.中央预算——由中央政府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 中央预算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它在国家预算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中央各部门,是指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国家机关、军队、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4个), 直属单位指与财政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企业和事业单位。 (2)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包括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返还或者给予补助的数额。 本级各部门,是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地方国家机关、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3个), 直属单位指与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企业和事业单位。 【例题*判断】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根据本级政府授权进行预算管理活动,可以作为一级预算。(错) 3.总预算——政府的财政汇总预算(财政部门编制) ◆中央总预算(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政府总预算组成) ◆省总预算(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政府总预算组成) ◆市总预算(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政府总预算组成) ◆县总预算(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政府总预算组成) ◆镇总预算(本级预算) 【例题*判断】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但不包括下一级政府的预算。(错 ) 4.部门单位预算——部门、单位的收支预算(各预算部门和单位编制) 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本部门机关经费预算,应纳入本部门预算。单位预算是指列入部门预算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其他单位的收支预算。 ◆部门单位预算是总预算的基础,其预算收支项目比较详细和具体。 1.部门作为预算编制的基础单元,财政预算以部门编制预算作为起点 2.国家预算要落实到每一个具体部门 3.部门本身要有严格的资质要求,限定那些与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一级预算单位为预算部门。 4.部门预算属于综合预算。 【例题·多选题】下列属于国家预算构成的有(ABCD)。 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总预算 D.部门单位预算 三、预算管理的职权 (一)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1)审查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及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2)批准中央预算和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 (3)改变或者撤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预算、决算的不适当的决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