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财经法规 第四章.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财政法律制度
第一节 预算法律制度
☆考点总结一、预算法律制度的构成
体系
通过时间
施行时间
地位
《预算法》
1994.3.22
1995.1.1
在财政法的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预算法实施条例》
1995.11.22
二、国家预算作用
财力保证作用、调节制约作用、反映监督作用(单、多、判要能准确区分)
级次划分
一级政府一级预算。
共分五级: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自治州),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乡(民族乡、镇)
构成(多选)
中央预算
中央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
地方预算
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
总预算
总预算是由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总预算组成。
部门单位预算
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 部门预算是一项综合预算。
三、预算管理的职权(★★★必考)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审查权、批准权、变更撤销权
1.全国人大与地方人大权利比较
审查权
批准权
变更撤销权
全国人大
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中央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决算的决议
地方人大
本级预算草案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本级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报告
本级人大常委会及本级政府预算决算的决议
2.全国人大常委会与地方人大常委会权利比较
监督权
审批权
撤销权
全国人大常委会
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决算方案
国务院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
地方人大常委会
本级总预算的执行
本级预算的调整方案、决算方案
本级政府和下一级人大及常委会的决议
编制权
执行权
决定权
监督权
撤销权
报告权
国务院
中央预决算草案及调整方案
组织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
中央预算预备费的动用
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
中央各部门和地方政府
向全国人大及常委会报告
地方政府
本级
本级
本级
本级和下级政府
本级和下级政府
本级
各部门、各单位
编制、执行本部门、本单位预算、决算草案;按照国家规定上缴预算收入,安排预算支出;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监督。
四、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多选)
预算收入
按来源划分
税收收入;依照规定应当上缴的国有资产收益;专项收入;其他收入。
按分享程度划分
中央预算收入、地方预算收入、中央和地方预算共享收入
预算支出
按内容划分
包括:经济建设支出、事业发展支出、国家管理费用支出、国防支出、各项补贴支出、其他支出等。
按级次划分
中央预算支出、地方预算支出
五、预算组织程序四个环节:编制、审批、执行、调整
编制
预算年度
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单)
预算编制依据(多选)
中央预算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参照上一年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收支预测进行编制。部门各单位:参照本部门、本单位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审批
人民代表大会审批
中央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
执行
执行部门
各级政府、各级政府财政部门、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国家金库、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多选)
调整
调整原因(多选)
⑴增加支出⑵减少收入⑶总支出超过总收入⑷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
预算调整的审批
中央、县级以上地方各级政府预算调整方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
会常务委员会审批。乡、民族乡、镇政府预算调整方案提请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批。
五、预算组织程序 四个环节:编制、审批、执行、调整 (一)预算的编制 预算草案是指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编制的未经法定程序审查和批准的预算收支计划。 1.预算年度——公历1月1日~12月31日 2.预算草案的编制依据各级政府
各部门、各单位
(1)法律、法规
(1)法律、法规;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中长期计划以及有关的财政经济政策
(2)本级政府的指示和要求以及本级政府财政部门的部署;
(3)本级政府的预算管理职权和财政管理体制确定的预算收支范围
(3)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
(4)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4)本部门、本单位的定员定额标准;
(5)上级政府对编制本年度预算草案的指示和要求。
(5)本部门、本单位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因素。
预算草案的编制内容 中央预算的编制内容: (1)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 (2)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 (3)返还或者补助地方的支出; (4)地方上解的收入。
地方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