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现代幼儿教育思想.pptx
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点击添加文本中外学前教育史第七章现代幼儿教育思想
目录contents1.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2.蔡元培的儿童教育思想3.张雪门的幼儿教育思想4.陶行知的学前教育思想5.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1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
玛利亚·蒙台梭利(1870—1952)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1898年,在都灵召开的教育会议上,发表了以《精神教育》为题的演讲,阐述了对智障儿童教育的思想和方法。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出现了惊人的效果。1909年,写成了《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1912年这部著作在美国出版,同时很快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一、蒙台梭利的生平
二、蒙台梭利的幼儿发展观1.儿童的心理发展既不是单纯的内部成熟,也不是环境、教育的直接产物,而是机体和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是“通过对环境的经验而实现的”。2.强调人和遗传素质以及内在的生命力,对儿童来讲,生命力表现为自发冲动,因此蒙台梭利把对儿童的自发冲动是压制还是引发作为区分好坏教育的分水岭。3.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来看,蒙台梭利强调通过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力发展呈现的一种节律,童年是个性形成最重要的时期,环境和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是举足轻重的。
一、自由就是活动,自由是儿童可以不受任何人约束,不接受任何自上而下的命令或强制与压抑的情况,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爱的活动。二、儿童的自由是有范围和限度的:第一,儿童的自由以不损害集体利益为限度。第二,冒犯或干扰他人,对他人不礼貌或有粗野行为就应该加以制止。三、教育原则和方法:在“有准备的环境”和特定的条件下给儿童以最多的自由和活动的权利,并在组织的井然有序的自由活动中让儿童自然而然地接受纪律和道德方面的训练。三、自由教育
主要目的是通过训练儿童的注意、比较、观察和判断能力,使儿童的感受性更加敏捷、准确、精练。感觉教育包括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等感官的训练。实施感觉教育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她提倡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进行学习,使幼儿在感官训练中通过自己的兴趣去进行自由的选择、独立操作、自我校正,去努力把握自己和环境。四、感官教育
蒙台梭利认为,3~6岁的儿童已具备学习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是与具有吸收力的儿童心理特点一致的,教育者应当利用这种能力,为儿童准备适当的教材、教具,并提供正确的学习途径。以写字为例简介其幼儿学习的有关作法:第一阶段,练习执笔、用笔的机械动作,训练儿童的肌肉控制和握笔能力。第二阶段,掌握字母的形体。第三阶段,练习组字和词。掌握了文字书写的技能之后,儿童再转入阅读学习。阅读教学及算术教学也都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程序,有时可采用生活中的实例,但主要的途径仍然是各种感官教具。五、读、写、算的练习
1.日常生活技能的练习2.园艺活动3.手工作业4.体操5.节奏动作六、实际生活练习感觉训练和读写算的练习,它们属于蒙氏教育体系中“发展的练习”。另一类练习则为实际生活训练,又称为“肌肉教育”或“动作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项:蒙氏教学法中不乏匠心独具且有价值的主张,总的来说,她要求手脑结合,身心和谐的幼儿活动的指导思想是可贵的;但与此同时,她也提出过一些导致争议乃至被不断批评的意见,主要表现在她把现实的活动同想象的活动对立起来。
蒙台梭利根据自己的教育观对幼儿教师提出了以下要求:1.具备观察的素质,了解儿童特点。教师只有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位观察者,才能耐心地等待,不干涉儿童;尊重儿童的各种活动,使儿童自动地显示其需求。2.善于指导或引导儿童。观察及了解儿童虽然重要,但教师的工作除了消极的观察,还应进行指导、引导及示范。3.成为学校与家庭、社区的联络者与沟通者。教师必须时常与儿童的父母及社区联系沟通,通过这种联系,有助于更新家长与社会的陈旧的教育观念,使学校与家庭、社会共同努力,从而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七、论教师
评价:20世纪50年代末以后,蒙台梭利的下述主张在美国等国又重新引起人们的注意并得到了肯定:(1)重视早期教育的思想;(2)对于儿童智力及心理发展的看法;(3)感官训练思想;(4)敏感期及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论理论。在当代的影响:尽管蒙台梭利的学说从问世到当代,对它一直存在着批评意见,但蒙台梭利对幼儿教育的贡献及重要性已成为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她被人们赞扬为“儿童世纪的代表”。八、当代对蒙台梭利学说的评价及其影响
2蔡元培的儿童教育思想
一、蔡元培生平蔡元培(1868—1940),浙江绍兴山阴县(今绍兴县)人,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