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科技大学《材料现代研究方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第PAGE1页,共NUMPAGES3页
辽宁科技大学《材料现代研究方法》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研究陶瓷材料的电击穿性能时,发现击穿场强与陶瓷的气孔率有关。气孔率越高,击穿场强通常会()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先降低后升高
2、在研究一种新型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时,发现其抗拉强度远高于传统材料。以下哪种微观结构特征最有可能是导致这种高强度的原因?()
A.细小均匀的晶粒
B.大量的位错
C.粗大的晶界
D.较多的夹杂物
3、在研究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时,发现其原子在空间呈规则排列。以下哪种晶体结构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
A.体心立方晶格
B.面心立方晶格
C.密排六方晶格
D.简单立方晶格
4、在分析一种用于骨科植入物的生物材料时,需要考虑其生物活性和力学相容性。以下哪种材料可能最符合要求?()
A.钛合金
B.羟基磷灰石
C.聚醚醚酮
D.以上都不是
5、在高分子材料的聚合反应中,逐步聚合和链式聚合的反应机理不同。逐步聚合通常()
A.反应速度快
B.分子量分布窄
C.单体转化率高
D.以上都是
6、在研究金属的塑性变形过程中,发现位错运动对变形起到了关键作用。以下哪种因素会对位错运动产生阻碍?()
A.溶质原子
B.第二相粒子
C.晶界
D.以上均会
7、陶瓷材料通常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耐高温的特性。在陶瓷材料的制备过程中,烧结是一个关键步骤。下列关于陶瓷材料烧结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烧结过程中,颗粒之间通过物质迁移实现致密化
B.提高烧结温度总是能提高陶瓷材料的性能
C.延长烧结时间对陶瓷材料的性能没有影响
D.烧结过程中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8、在研究材料的热膨胀性能时,发现以下哪种晶体结构的材料热膨胀系数较小?()
A.简单立方
B.体心立方
C.面心立方
D.密排六方
9、在研究材料的光学性能时,发现某些材料具有选择性吸收和透过光线的特性。以下哪种材料常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板?()
A.单晶硅
B.多晶硅
C.非晶硅
D.砷化镓
10、在材料的加工过程中,经常会用到冷加工和热加工两种方法。如果对一种金属进行冷加工,以下哪种性能的变化最为显著?()
A.强度
B.塑性
C.韧性
D.导电性
11、金属材料在冷加工变形后,会产生加工硬化现象。对于铜材,经过较大程度的冷加工变形后,若要恢复其塑性,应进行何种热处理?
A.退火
B.正火
C.淬火
D.回火
12、在研究磁性材料的磁滞回线时,以下关于磁滞回线特征和应用的描述,正确的是()
A.磁滞回线的面积越大,磁性材料的磁损耗越小
B.软磁材料的磁滞回线狭窄
C.磁滞回线可以用于评估磁性材料的存储性能
D.磁滞回线与磁性材料的居里温度无关
13、在研究金属材料的再结晶过程时,发现再结晶温度与变形程度有关。变形程度越大,再结晶温度通常会()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先升高后降低
14、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尺寸效应,表现出与常规材料不同的性能。对于纳米金属材料,以下哪种性能会显著提高?
A.强度
B.塑性
C.导电性
D.热稳定性
15、在金属的强化机制中,细晶强化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细化晶粒,可以同时提高金属的强度和塑性。以下哪种工艺可以实现金属的细晶强化?
A.淬火
B.回火
C.正火
D.变质处理
16、材料的热稳定性是指材料在高温下保持性能稳定的能力,那么影响材料热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A.材料的化学成分、晶体结构
B.加热速率、保温时间、冷却方式
C.材料的制备工艺、微观结构
D.以上都是
17、对于一种用于传感器的压电材料,要提高其灵敏度,以下哪种方法最为有效?()
A.选择具有更高压电系数的材料
B.优化晶体取向
C.减小材料的尺寸
D.以上都是
18、对于一种用于深海探测的耐压材料,以下哪种性能指标最为关键?()
A.屈服强度
B.断裂韧性
C.抗疲劳性能
D.耐海水腐蚀性能
19、在材料的腐蚀与防护研究中,不锈钢因其良好的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以下哪种元素的添加能显著提高不锈钢的耐蚀性?
A.铬
B.镍
C.钼
D.钛
20、在考察材料的耐腐蚀性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