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股票市场月份效应——基于中国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的中期报告.docx

发布:2023-11-17约1.1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股票市场月份效应——基于中国时间序列数据的实证分析的中期报告 摘要: 本文旨在针对股票市场中普遍存在的月份效应现象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是否存在月份效应,并进一步研究这种效应的原因。本文选取了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个指数在月份维度下的收益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还对两个指数的月份收益率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探索了不同月份的收益率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存在月份效应,即某些月份的股票市场表现优于其他月份。同时,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这种效应可能与政策、季节性因素以及市场特性等多种因素有关。 1. 前言 股票市场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波动性,但随着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一些奇特的现象也逐渐浮现出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月份效应。月份效应是指一些特定的月份,股票市场通常表现良好,而有些月份市场则会出现波动或下跌的情况。这种现象一直存在于全球各个股票市场中,并被广泛研究和讨论。 在中国,股票市场也存在明显的月份效应现象。然而,目前对于中国股票市场月份效应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此类研究多数集中在外国学者对中国市场的研究成果上。因此,本文旨在针对中国股票市场月份效应现象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探讨是否存在月份效应,并进一步研究这种效应的原因。 2. 研究方法 本文选取了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两个指数在月份维度下的收益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同时还对两个指数的月份收益率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探索了不同月份的收益率分布情况。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 (1)选择研究时间段:本文选取了2007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时间段作为研究样本。 (2)计算月份收益率:本文按月份整理数据,统计不同月份的收益率,并计算出最大收益率、最小收益率和平均收益率。 (3)统计学分析:本文运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分析数据,探究不同月份的收益率分布情况。 3. 研究结果 通过对上证指数和深证成指的数据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中国股票市场存在月份效应:在中国股票市场中,1月和12月的表现通常比其他月份更好,2月和7月的表现则较差。 (2)月份效应可能与政策、季节性因素以及市场特性等多种因素有关。 4. 结论 本文通过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是否存在月份效应,以及这种效应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中国股票市场中存在月份效应,即某些月份的股票市场表现优于其他月份。同时,经过进一步的分析,我们发现这种效应可能与政策、季节性因素以及市场特性等多种因素有关。这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股票市场的波动性提供了参考和基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