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脂肪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pdf
内脏脂肪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最多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其
主要临床特征是肥胖和代谢功能障碍,与肝硬化、肝细胞癌及其相关病死率增加
密切相关,但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内脏脂肪组织比皮下脂肪组织具有更高
的脂解和代谢活性,内脏脂肪组织的增加是NAFLD发展的始动因素。现总结
内脏脂肪的无创评估指标,阐述内脏脂肪增多与NAFLD的关联性,为预防和
治疗NAFLD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内脏脂肪;内脏脂肪组织;内脏脂肪型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相关性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live
rdisease,NAFLD)指除外大量酒精摄入和其他明确肝损伤因素
所导致的肝细胞脂质过度沉积的肝脏疾病,其组织学分型包括单纯性脂肪肝和非
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steatohepatit
1s,NASH),NASH甚至会进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等严重
的肝脏疾病,全约1/3的人口患有NAFLD[1]o由于NAFLD与超
重、肥胖、糖尿病和代谢功能障碍密切相关,2020年亚太肝病研究学会提出
将NAFLD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2],但该命名在学术界仍存在争议。
2023年6月欧洲肝脏研究学会、美国肝病研究学会和拉丁美洲肝脏研究学会
将NAFLD再次更名为代谢功能障碍相关脂肪性肝病,该命名强调了NAFL
D患者发生肝脂肪变性且至少具有一种特定心脏代谢危险因素[3]。
NAFLD会增加多种肝外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如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
慢性肾病和肝外恶性肿瘤[4]。腹部脂肪组织主要由内脏脂肪组织(vise
era1adiposetissue,VAT)和皮下脂肪组织(subc
utaneousadiposetissue,SAT)构成,与SAT相
比,VAT的增多易诱发NAFLD等代谢性疾病[5],现对内脏脂肪在NA
FLD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一、NAFLD的发病机制
NAFLD的发生涉及多因素和多步骤的代谢异常机制。经典“双重打击学
说认为,在肝细胞中脂质过度积累基础上,触发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的第二重
打击,导致NASH和肝纤维化形成。近年提出的“多重打击学说进一步解释
TNAFLD的发生和发展是胰岛素抵抗、脂肪因子失衡、饮食因素、肠道微生
物群、脂肪组织等多种危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尤其是脂肪组织功能障碍有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6]。脂肪组织中的VAT是一个高度代谢的异位脂肪库,能
够早期反映NAFLD的发生,这与脂肪组织的抗脂解功能受损,游离脂肪酸(f
reefattyacids,FFA)从内脏脂肪进入肝脏,从而导致肝脏
脂肪变性有关[7]。内脏脂肪的异常沉积会导致内脏脂肪型肥胖,诱导内脏脂
肪的炎症反应和功能障碍,与NAFLD的发展密切相关[8]。
二、内脏脂肪参与NAFLD的发病机制
1.诱导炎症反应:过量的FFA会激活To11样受体或炎症小体核甘酸
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引起炎症反应,加快NAFLD和(或)NA
SH的进展[9]。VAT的增加可以通过释放FFA、炎性脂肪因子或细胞因
子,驱动NAFLD和NASH进展[10]。同时,内脏脂肪的数量和质量与
NAFLD相关肝纤维化发生有关,VAT的降低能够一定程度预防和治疗NA
FLD[11]o在体重指数V38.8kg/m2的女性人群中,内脏脂肪细
胞的增大伴随着各种促炎因子的显著增加,诱导了脂肪组织的胰岛素抵抗,促进
NAFLD的进展[12]。此外,VAT的损伤会影响肥胖患者的总体风险状
况和肝内脂肪积聚,随后VAT发生重塑,其诱导的炎症反应和巨噬细胞激活降
低了内脏脂肪储存FFA的能力,引发NAFLD(图1)[13]。VAT重
塑诱导的炎症反应在NAFLD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脂解作用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