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第十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三课 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说课稿.docx
桐乡市第十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说课稿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结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本节课的设计思路为: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对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探讨,引导学生理解大一统格局的形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通过生动的案例、图片资料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其历史思维和分析能力。同时,注重联系实际,让学生认识到历史与现实的紧密联系,培养其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在历史与社会学科中的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具体目标包括:理解汉武帝时代大一统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意义;通过分析相关史料,培养实证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解读历史事件,提升历史解释能力;激发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发展的认同感,增强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及其影响。
②大一统格局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2.教学难点
①汉武帝时期各项改革措施的内在联系及其对大一统格局的贡献。
②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史料实证方法,从多角度分析汉武帝时代大一统格局的特点和影响。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室、投影仪、计算机
2.软件资源:PPT演示文稿、历史资料库
3.课程平台:学校教学管理系统
4.信息化资源:历史学科网站、在线视频资料
5.教学手段: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环节(5分钟)
-利用PPT展示汉武帝画像,同时播放《史记·汉武帝本纪》的朗读录音,为学生营造历史氛围。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位皇帝是谁吗?他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地位和成就?”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今天我们将学习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2.讲授新课(20分钟)
-利用PPT展示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措施,逐一讲解。
-政治方面:讲解推恩令、设置郡国、加强中央集权等。
-经济方面:讲解盐铁官营、统一货币、开疆拓土等。
-文化方面:讲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
-讲解过程中,通过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参与讨论,理解大一统格局的形成过程。
-用时约为20分钟。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根据PPT中的内容,选择一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进行总结,并准备向全班展示。
-各组展示总结成果,其他学生听后进行评价和补充。
-教师点评并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4.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教师提出问题:“汉武帝的大一统格局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教师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汉武帝与大臣的对话,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大一统格局的形成过程。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角色(汉武帝、大臣、百姓等),模拟当时的历史场景,进行角色扮演。
-各组进行角色扮演展示,其他学生观看并给出反馈。
5.结束语(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汉武帝时代大一统格局的历史意义。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认为大一统格局对现代社会有哪些启示?”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布置课后作业:“写一篇短文,阐述汉武帝大一统格局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史记·汉武帝本纪》相关章节,让学生了解汉武帝的生平和主要成就。
-《汉书》中关于汉武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详细记载。
-《资治通鉴》中关于汉武帝大一统格局形成的描述。
-学术论文或书籍中关于汉武帝时期历史背景的分析。
-其他相关的历史文献或研究资料,如《后汉书》、《三国志》等。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探究汉武帝时期的对外关系,了解其对边疆地区的开拓和治理。
-研究汉武帝时期的科技发展,如农业、手工业、建筑等方面的成就。
-分析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如三公九卿制度、科举制度的雏形等。
-探讨汉武帝时期的文化政策,如推广儒家思想、建立太学等。
-思考汉武帝大一统格局对现代国家治理的启示,如何借鉴历史经验维护国家统一。
-鼓励学生参观博物馆、历史遗迹,实地了解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文化。
-建议学生通过历史论坛、学术讲座等途径,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心得,拓展知识视野。
-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深入研究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事件或现象。
-鼓励学生参加历史知识竞赛或研究项目,提升历史学科素养和研究能力。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在导入环节中,我尝试使用多媒体和历史录音相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