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二节第3课时酸碱中和滴定.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 3 课时 酸碱中和滴定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 1.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了解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 知道酸碱中和滴定 中,溶液 pH 的变化是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 了解指示剂的选择方法。 2.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知道酸碱中和滴定的主要仪器及用途,掌握酸碱中和滴定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误差分析 及其在定量测定中的迁移应用。
、酸碱中和滴定
1.概念和原理
(1)概念:是利用中和反应,用已知浓度的酸 (或碱 )来测定未知浓度的碱 (或酸 )的实验方法。
(2)原理
+c H ·V酸V碱在中和反应中, 酸提供的 H+与碱提供的 OH-之间的物质的量相等。 即:c(H+) V·酸=c(OH-
+
c H ·V酸
V碱
则 c(H+)=c OH ·V碱或 c(OH -)=
V酸
(3)实验关键
准确测定参加反应酸、碱的体积。
准确判断滴定终点。 2.主要仪器及使用
(1)仪器:滴定管,铁架台,滴定管夹,锥形瓶,烧杯。
仪器 a是酸式滴定管, 仪器 b 是碱式滴定管。
滴定管的使用方法
①查漏:使用前先检查滴定管活塞是否漏水。
②润洗:在加入反应液之前,洁净的滴定管要用所要盛装的溶液润洗 2~3 遍。
装液:分别将反应液加入相应滴定管中,使液面位于滴定管“ 0”刻度线以上 2~3 mL 处。
调液面记数据:在滴定管下放一烧杯,调节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反应液,然后调 节滴定管液面使其处于某一刻度,准确读取数值并记录。
3.主要试剂
待测液; (2)标准液; (3)指示剂 (一般用酚酞或甲基橙 ) 。
4.实验操作
以标准盐酸滴定待测氢氧化钠溶液为例:
洗涤:洗涤仪器并进行检漏、润洗。
取液: 向碱式滴定管中注入待测液氢氧化钠溶液, 取一定体积注入锥形瓶中, 并加入 2~3 滴酚酞指示剂;向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液盐酸。
滴定: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左手控制滴定管的活塞,向锥形瓶中先快后慢地加入标准
液 (后面逐滴加入 ),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观察锥形瓶内溶液的颜色变化。
读数:至指示剂发生明显的颜色变化 (浅红色变为无色 )且半分钟内不变时,停止滴定。平
视滴定管中凹液面最低点,读取溶液体积。
记录:记录滴定前和滴定终点时滴定管中标准液的刻度,重复滴定 2~ 3 次将数据记入表
中。
c标·V标
计算:以(V终-V始)为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 取2~3次实验结果的平均值, 依据 c待= 标 标
V待 计算待测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酸碱中和滴定注意事项
滴定操作要点:左手控制活塞或玻璃珠,右手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 变化。
准确判断滴定终点:最后一滴恰好使指示剂颜色发生明显的改变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即为 滴定终点。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用图示仪器Ⅰ准确量取 25.00 mL 酸性 KMnO 4溶液
B.装置Ⅱ可用于已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盐酸的实验 C.中和滴定时,滴定管用所盛装的待装液润洗 2~ 3 次
D.中和滴定实验时,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
答案 C
解析 酸性 KMnO 4溶液不能用碱式滴定管量取, A项不正确; NaOH 溶液不能盛装在酸式滴 定管中, B 项不正确;中和滴定时滴定管需用待装液润洗,而锥形瓶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C 项正确、 D 项不正确。
题
题 点
题
题 点
酸碱中和滴定
考点
×
×100%
×
×100%
滴定管分类与使用 易错警示
(1)锥形瓶在装待测液前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酸式滴定管不能盛放碱性溶液,碱式滴定管不能盛放酸性或氧化性溶液。
滴定管量取液体读数记录到 0.01 mL 。
2 用中和滴定法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试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准确称量 8.2 g 含有少量中性易溶杂质的样品,配成 500 mL 待测溶液。称量时,样品可放 在 (填字母 )称量。
A .小烧杯中 B.洁净纸片上 C.托盘上
(2)滴定时, 用 0.200 0 mol L -·1的盐酸来滴定待测溶液, 不可选用 (填字母 )作指示剂。
A .甲基橙 B.石蕊 C.酚酞
滴定过程中,眼睛应注视 ;在铁架台上垫一张白纸,其目的是
根据下表数据,计算被测烧碱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 ·L -1,烧碱样品的纯度
是 。
滴定次数
待测溶液体积 (mL)
标准酸体积
滴定前的刻度 (mL)
滴定后的刻度 (mL)
第一次
10.00
0.40
20.50
第二次
10.00
4.10
24.00
答案 (1)A (2)B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便于观察锥形瓶内液体颜色的变化,减小滴定误差
0.400 0 97.56%
解析 (1) 称量氢氧化钠等易潮解、腐蚀性强的试剂时,样品应放在小烧杯中。 (2)酸碱中和滴
定时,一般选甲基橙、酚酞等颜色变化较明显的指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