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厦门大学风险管理第二章风险管理概述分析报告.ppt

发布:2016-11-08约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Confidentiality/date line: 13pt Arial Regular, white Maximum length: 1 line Information separated by vertical strokes, with two spaces on either side Disclaimer information may also be appear in this area. Place flush left, aligned at bottom, 8-10pt Arial Regular, white Indications in green = Live content Indications in white = Edit in master Indications in blue = Locked elements Indications in black = Optional elements Copyright: 10pt Arial Regular, white 第二章 风险管理概述 第一章 风险原理 主讲: 许 莉 Email: xuli2007@xmu.edu.cn 目录 第一节 风险管理思维与范围的演变 第二节 风险管理的组织 第三节 风险管理的目标和基本过程 第一节 风险管理思维与范围的演变 一、风险管理的发展阶段 二、现代风险管理的特征 ? 你认为你的大学生活中面临着一些什么风险? 对这些风险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吗? 第一节 风险管理思维与范围的演变 一、风险管理的发展阶段 (一)第一阶段:20世纪之前 虽无“风险管理”的词汇,但已有风险管理意识。与其功能极为相关的安全管理与保险已有重大进展,但是只关注危害性风险并各行其是。 (二)第二阶段: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 “风险管理”一词出现并且深受关注,仍只关注危害性风险,但安全管理与保险有融合的迹象。 美国钢铁工人罢工(1948)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火灾案(1953) (三)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 风险管理思维变化最大的阶段,可以说是现代全面风险管理形成的转折点 首先,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任何经济主体都面临了空前的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管理日益蓬勃发展。风险管理范围上认识到危害性风险管理与金融风险管理不能各行其是。 其次,科技灾难的相继发生,对风险管理思维产生了很大影响。认为管理风险不应只注重技术与经济财务,也应注重个人行为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切尔诺贝利事故 切尔诺贝利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位于今乌克兰的前苏联第一座核电站——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机组发生爆炸,8吨多强辐射物质混合着炙热的石墨残片和核燃料碎片喷涌而出,释放出的辐射量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量的200多倍。当天,一些较重的放射性物质就随风向西扩散到了波兰,第三天,放射性尘埃扩散到前苏联西部的大片地区,并开始威胁西欧,第四天,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德国受到影响,10天内,放射性尘埃落到了欧洲大部分地区。据统计,爆炸最终导致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受到污染。 曾发生爆炸的4号发电机组外砌上了厚厚的混凝土外壳,这就是举世闻名的“石棺” 切尔诺贝利事故 调查显示,这场灾难缘于反应堆设计缺陷、运行操作人员严重违反安全规程、有关人员缺少必要的安全知识、缺乏必要的核事故应急准备等等原因。 损失估计: 10倍:绿色和平组织称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危害被低估10倍; 800年:专家称消除切尔诺贝利核泄事故漏后遗症需800年; 9.3万人:20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致癌死亡人数约为9.3万人左右; 27万人:27万人因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万人; 34万人: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前苏联立即疏散了11万多人,随后数年,又从污染严重地区搬迁了23万人,前后共疏散34万余人; 20亿人:建立在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研究成果上的报告说,全球共有20亿人口受切尔诺贝利事故影响。 (四)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金融风险管理有了迅速发展,危害性风险管理与金融风险管理有了更深层次的整合。 第一,因衍生性金融商品使用不当而引发的金融风暴开始增多,并且损失巨大,促使金融风险管理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英国巴林银行事件 日本大和银行事件 第二,以危害性风险管理为主的保险市场和以金融风险管理为主的资本市场之间的界限被打破,出现了一些新型风险管理工具。 风险管理大事纪 2005 全球第一个企业风险管理人员职业标准出台 (AARCM/2005.1)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