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新教材高中地理课时练评价1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doc
PAGE
8-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0分钟·7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读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图,完成1、2题。
1.图示虚线方框呈现了人类与自然资源之间存在的激烈冲突,图中括号内所表现的内容是()
A.资源的破坏与短缺
B.促进经济迅猛进展
C.新材料应运而生
D.资源利用范围越来越广
2.人类对自然资源无克制地开发利用主要是由于()
A.自然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
B.人类可以无限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C.人口剧增和错误的生疏
D.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种类不断增多
【解析】1选A,2选C。第1题,现在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主要是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利用和不合理利用导致的资源短缺。第2题,人类对资源无克制开发,一方面是由于人口增加,对资源的需求量增大;另一方面是由于人们缺乏环境爱护意识,导致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
历史上俄罗斯曾在西西伯利亚平原及哈萨克丘陵北部地区组织大规模的垦荒。在垦荒初期,人们没有考虑垦荒区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特点,没有实行相应的爱护措施,结果导致生态平衡失调。读图,完成3、4题。
3.该垦荒区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A.森林破坏 B.水土流失
C.土地荒漠化 D.湿地萎缩
4.当地消灭该生态问题的主要缘由是 ()
A.过度放牧 B.过度樵采
C.过度开垦 D.过度浇灌
【解析】3选C,4选C。第3题,该垦荒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降水较少。不合理的垦荒简洁导致土地荒漠化。第4题,据材料“垦荒”可知是过度开垦。
不同国家和地区环境问题表现形式不同。据此完成5、6题。
5.与乡村相比,下列环境问题在城市中表现突出的是()
A.土地荒漠化 B.固体废弃物污染
C.水土流失 D.土地退化
6.目前,进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突出,主要缘由有()
①人口增长快
②资源消耗量大
③污染严峻的工业从发达国家转移到进展中国家
④环境爱护意识淡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5选B,6选A。第5题,与乡村相比,城市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第6题,进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快,经济进展水平低,承受着人口增长和经济进展的双重压力,①正确;发达国家资源消耗量大于进展中国家,②错误;发达国家利用部分进展中国家对进展的需求,将污染严峻的工业转移到进展中国家,加剧了进展中国家的环境污染,③正确;多数进展中国家经济进展水平低,环境爱护意识淡薄,④正确。
读图,完成7、8题。
7.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力量”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8.图片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属于“自然资源枯竭”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7选C,8选A。第7题,当人类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超过环境自身的净化力量时,消灭环境污染;图示③是大气污染,④是固体废弃物污染。第8题,当人类向环境的索取超过环境承受力量时,便会消灭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图中①为过度砍伐森林,导致森林资源削减。
气溶胶是大气中悬浮的液态或固态微粒的总称,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来源可分为人为气溶胶和自然气溶胶两种。气溶胶光学厚度(AOD)通常用以推算气溶胶含量。读中国多年平均气溶胶厚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9、10题。
9.图中A、B两地AOD数值的差值可能为()
A.0.1 B.0.3 C.0.5
10.图中A、B两地同在四川,但AOD值差别却很大,两地AOD值差异大的主要缘由是()
①A地地势高 ②B地植被掩盖率高
③A地工农业活动多 ④B地人口密度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9选C,10选D。第9题,依据等值线判读“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可判读A数值为0~0.3,B数值为0.6~0.9,则两地差值大于0.3,小于0.9。第10题,图中A地位于横断山区,空气淡薄,气溶胶含量少;B地位于四川盆地,人口密度大、经济发达,因人类活动多而气溶胶含量大。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1.读中国近海主要海疆污染状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我国近海海洋污染物来源主要是。?
(2)为什么海口湾、珠江口油类污染标准指数很高?
(3)无机氮、无机磷的化合物随江水大量排入杭州湾、珠江口,会引起哪些后果?
(4)治理近海海洋环境污染,应实行的对策是(双选)()
A.加强宣传、加强立法、严格治理
B.掌握水产养殖,实现海洋资源可持续进展
C.掌握人口,改革生产工艺,加大技术投入
D.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