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施工总体布置分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二章 施工总体布置 本章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施工总体布置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施工总体布置的步骤和方法 12-1 施工总体布置的任务、内容和设计原则 二、施工总布置规划原则及规划分区 12-2 施工总体布置的步骤和方法 二、编制临建工程项目清单及其规模估算 三、轮廓规划 四、具体布置各工区、各项临时设施 五、场内交通规划 12-3 施工临时设施布置及风水电供应 二、风、水、电供应 12-4 施工总体布置实例 一、场地布置条件 二、场地布置原则 三、左岸布置 四、右岸布置 五、场内交通 六、办公生活布置 七、场地排水与环保 八、施工布置的特点与经验教训 * * 一、施工总体布置的任务、内容 (一)施工总体布置的任务 施工总布置设计,涉及的问题比较广泛,且每个工程各有其特点,共性少,难有一定格式可以沿用。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工程规模、特点和施工条件,以永久建筑物为中心,研究解决主体工程施工与其辅助企业、交通道路、仓库、临时房屋、施工动力、给排水管线及其他施工设施等总体布置问题,即正确解决施工地区的空间组织问题,以期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个工程的建设任务。 (二)施工总体布置的内容 施工总体布置总的来说应包括以下内容:一切原有的建筑物、构筑物(含地上、地下);一切拟建的建筑物、构筑物(含地上、地下);一切为拟建建筑物施工服务的临时建筑物和临时设施。该部分内容根据设计阶段不同,其深度不同。 (一)?? 施工总布置规划原则 1、根据工程施工特点及进度要求,选择适当的施工临时设施项目和规模。 2、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和枢纽布置情况,以分区规划为重点,结合场内外主要交通运输线路条件,按紧凑合理、节约用地、少占耕地的原则布置。 3、作好土石方挖填平衡,在符合环保要求和和不影响河道排洪及抬高下游尾水位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渣料形成施工场地。 4、避免在下列地区设置施工临时设施: 5、设在河道沿岸的主要施工场地,应根据工程规模、工期长短、河流水文特性等情况,选择5~20年重现期洪水标准予以防护,必要时应进行水力学模型试验,确定场地防护范围。 6、工程施工区内当地政府若有城镇发展规划方案,则应在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和不增加工程投资的前提下,适当结合城镇规划方案,设置各种临时生活福利设施,尽量使临建工程与永久设施结合。 7、做好施工场地排水系统规划,并使废水排放符合环保要求。 8、对工程弃渣应合理规划堆放,并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防止水土流失。 (二)施工总布置规划分区 1、施工总布置可按以下分区: (1)主体工程施工区; (2)施工工厂区; (3)当地建材开采区; (4)仓库、站场、码头等储运系统; (5)机电设备、金属结构和大型施工机械设备安装场地; (6)工程弃料堆放区; (7)施工管理中心及各施工工区; (8)生活福利区、施工单位营地。 2、施工区布置应使枢纽工程施工形成最优工艺流程。 3、机电设备、金属结构安装场地,宜靠近主要安装场地。 4、施工管理中心宜设在主体工程、施工工厂区和仓库区的适中地段,各施工区应靠近各施工对象。生活福利设施应考虑风向、日照、噪声、绿化、水源水质等因素,生活与生产区相对分离。 5、主要施工物资仓库、站场、转运站等,一般布置在场内外交通衔接处,各承包单位的物资仓库可设在相应的施工区内;炸药库、雷管库、油库等,应按有关安全规程要求设置。 6、现场内除业主自己经营的设施,或虽不由业主经营,一般对承包商辖区内的布置不宜规定过死,留给承包商一定的机动权,以便使他们能按照自己的生产经验与技术特点安排好自己辖区内的布置。 一、收集、分析、整理基本资料和设计条件 深入现场调查研究、收集地形、地质、水文、气象资料,社会经济状况、工程设计导流方式和程序、天然建筑材料。对外交通运输条件,可供利用的住房情况,电力供应情况等资料。地形图一般为1/10000~1/1000。 对于以混凝土建筑物为主体工程的枢纽,一般包括下列一些项目: 1、混凝土生产(包括拌和楼、净料堆场、水泥库、制冷楼)和运输系统。 2、砂石加工系统(包括破碎筛分厂、毛料堆场、净料堆场)。 3、金属结构及机电加工拼装系统(包括金属结构加工厂、金属结构拼装场、钢管加工厂、钢管拼接场、制氧厂、机电拼装场、部件及装置性材料加工系统等)。 4、机械修配系统(包括机械修配厂、汽车修配厂、汽车停放保养场、船舶修配厂、机车修配厂)。 5、综合加工系统(包括木材、钢筋及混凝土预制)。 6、风、水、电、通讯系统(包括空压站、水厂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