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厂房的布置设计.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节 采光、通风、交通及防火 一、采光 地面厂房尽可能采用自然采光,主副厂房考虑开窗。 窗户尺寸:高度不小于房间进深的1/4,宽度不要太小,以使照明均匀。 窗户位置:构架柱之间的墙上,下槛在发电机层楼板以上1~2m。日光不要直接照射在仪表盘上。 夜间及水下部分的房间,采用人工照明。 人工照明分为工作照明、事故照明、安全照明、检修照明和警卫照明。 中央控制室的照明不能在仪表上产生反光。 二、通风 地面厂房尽量自然通风,达不到要求时采用人工通风。 某些产生热量较多的房间(如变压器室)或产生有害气体的房间(如蓄电池室、油处理室等),采用人工通风。 主副厂房的通风量根据设备的发热量、散湿量和送排风参数等决定。水轮机层等潮湿部位以排湿为主,产生有害气体的房间设置专门的排风系统。 人工通风系统的进风口要设在排风口上风,低于排风口但高于室外地面2m以上,考虑防虫防灰沙。 主通风机室噪音较大,要远离中控室和载波机室。 三、取暖 厂内温度不能太低,以保证机电设备正常运行。 冬季水电站正常发电时,机电设备发出的热量可满足发电机层、出线层、水轮机层、母线道等处的热量需求。 发热量不足的房间,用电辐射或电热取暖。 中央控制室一般装设空气调节器,冬季取暖,夏季制冷。 蓄电池室、油处理室的取暖必须满足防火和防爆的要求。 四、防潮 过分潮湿可能会造成电气设备短路、误动作或失灵,加速设备的锈蚀,使工作条件恶化。 地面厂房水下部分要注意防潮,坝内及地下厂房的防潮问题更为突出。 防潮措施: 防渗防漏。混凝土满足抗渗要求,必要时加设防潮夹层,减少设备漏水,伸缩缝加设止水,冷却水管、混凝土墙等有结露滴水的要用绝缘材料包扎。 加强排水,加强通风。 局部烘烤。主要用于防止设备受潮。 五、厂内交通 对外交通用大门。大门平常关闭,以保持厂房的清洁、干燥和温度。常用平推门、上卷门等活动钢门。 安排各种房间的开门部位要考虑防火的安全出口,其净宽不小于0.8m,门向外开。 可能产生负压的房间,如闸门室,门最好向里开。 主厂房内各层及副厂房中布置机电设备的房间,都要设有过道,以便运输设备、安装检修,并供工作人员通行。 发电机层和水轮机层设置贯通全场的通道,其宽度为1~2m。 此外,还要设置吊物孔、蝶阀吊孔、水泵吊孔等。 五、厂内交通(续) 不同高程各层之间可以设斜坡道、楼梯、攀梯、转梯或者电梯。 斜坡道在20°以下,最好为12 °。 楼梯的坡度一般为20 °~46°,以34 °为宜。 单人楼梯宽0.9m,双人并行1.2~1.4m。 每台机组最好有专用楼梯,至少两台机组设一座。楼梯的位置要保证运行人员巡视方便,并保证事故时迅速到达现场。 只供少数人员使用或很少使用的楼梯可做成钢攀梯或转梯,电梯适用于厂房高度较大或各层高差较大时。 六、防火保安 要特别重视。 各种建筑物及设备的布置及设计,要符合防火保安的专门规定还要满足国防上的特殊要求。 主副厂房各层至少设两个安全出口,布置疏散用的走廊及楼梯、消防用的通道及消防器材,装设事故照明。 厂房内的油库要用防火墙隔开,墙的厚度大于0.3m,立柱的尺寸大于0.4m,门要能防火。 为了防止事故中燃油外流扩大火势,油库门要设拦油槛,其高度应能使油库形成一只最大油桶油量的容积,并有相应的油水排出设施。要有足够的消防器材。 蓄电池室要符合防火防爆的要求,有对外的窗户。 第六节 厂区布置 厂区布置是指水电站的主厂房、副厂房、主变压器场、高压开关站、引水道 、尾水道及厂区交通的相互位置的安排。 一、主厂房 主厂房是厂区的核心,对厂区布置起决定性作用。其位置要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水流条件、施工导流方案和场地布置、电站的运行管理等因素,注意厂区的协调配合。 二、引水道、尾水道及对外交通线路的布置 引水道一般为正向引水,尽可能保证进、出水水流平顺。当水管直径很小时且根数较少时,也可侧向引水; 尾水渠一般为明渠,正向将尾水导入下游河道,少数情况也可侧向导入下游河道。 对外交通一般为公路,也有的采用铁路或水路的。引水式厂房一般沿河岸布置,进厂公路可沿等高线从厂房一端进入厂房。坝式电站进厂公路一般从下游侧进入。 公路、铁路要直接通入主厂房的安装间,临近厂房一段应是水平,长度不小于20m,并有回车场地。公路的坡度不宜大于10%~12%,转弯半径大于20m。 三、主变压器 (一)主变压器场的布置原则 主变压器的位置应结合安装、检修运输、消防通道、进线出线、防火防爆要求确定。 (1) 尽量靠近厂房,以缩短昂贵的发电机电压母线长度,减小电能损失和故障机会,并满足防火、防爆、防雷、防水雾和通风冷却的要求,安全可靠; (2) 尽量与安装间在同一高程上,便于主变压器的运输、安装和利用轨道推进厂房的安装间进行检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