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1地球--我们的家园 第一课时 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发布:2025-03-25约3.5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1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4.1地球--我们的家园第一课时

本节课选自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统编版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地球--我们的家园》。主要内容包括: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地理位置、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以及人类与地球的关系。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关爱地球、珍惜资源的意识。具体内容涵盖以下方面:

1.地球的形状:介绍地球是一个不规则椭球体,了解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

2.地球的地理位置:阐述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以及地球与太阳、月亮之间的关系。

3.地球上的自然资源:介绍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种类及其分布,如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

4.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使其能够正确理解地球的形状、位置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了解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培养学生珍惜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通过学习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引导学生遵守法律法规,自觉维护地球生态平衡。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使其能够针对地球面临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之前的课程中已经学习了地球的基本知识,如地球的构造、地理位置等。

-学生对自然资源有初步的认识,了解一些资源的基本特性。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环保意识,如节约用水、用电等。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学生对探索地球的奥秘充满好奇心,对自然现象和资源有较高的兴趣。

-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理解抽象的概念和复杂的关系。

-学生偏好互动式和体验式学习,喜欢通过实践活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地球的不规则形状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学生可能对地球资源的分布和利用缺乏直观的感受,难以形成深刻的认识。

-学生在分析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时,可能难以把握问题的复杂性和多维性,需要引导其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讨论。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解地球的基本知识,如形状、位置和资源分布,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材料。

2.讨论法:组织学生就地球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实践法:通过设计环保主题活动,如资源节约计划,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环保行为,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使用PPT和视频资料,直观展示地球的形状、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增强视觉效果。

2.教学软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探索地球资源,提高学习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3.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如在线地图和地球科普网站,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地球的纪录片,展示地球的美丽景色和人类活动的画面,引发学生对地球的关注。

2.提出问题:在观看完纪录片后,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地球是什么样的?人类活动对地球有什么影响?”

3.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学习关于地球的知识,了解它的重要性以及我们如何保护它。”

二、讲授新课(用时20分钟)

1.地球的形状(用时5分钟)

-展示地球仪,让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并解释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球体。

-通过动画演示地球的赤道半径和极半径,让学生理解地球的形状。

2.地球的地理位置(用时5分钟)

-使用PPT展示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解释地球与太阳、月亮的关系。

-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它们对地球气候和生物的影响。

3.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用时5分钟)

-通过图表和实例,介绍地球上的自然资源种类和分布。

-强调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合理利用和保护的必要性。

4.人类与地球的关系(用时5分钟)

-讨论人类活动对地球环境的影响,如气候变化、资源枯竭等。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法治手段保护地球环境,如法律法规的遵守。

三、巩固练习(用时10分钟)

1.练习题: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回答关于地球形状、位置、资源和人类活动的问题。

2.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练习题的答案,互相帮助,教师巡回指导。

四、师生互动环节(用时5分钟)

1.课堂提问:随机抽取学生,让其分享对地球资源的认识和环保行动。

2.小组报告: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本组讨论的成果和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