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第23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教学说课稿 岳麓版必修2.docx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教学说课稿岳麓版必修2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内容选自岳麓版必修2高中历史教材第五单元《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中的第23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2)》。本节课主要讲述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过程,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成立以及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等内容。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基本框架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全球意识和公民素养。学生将通过分析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过程,提高历史思维能力,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体系的复杂性;通过参与讨论,增强全球意识,认识到经济体系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同时,通过反思历史,提升作为公民参与国际事务的责任感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原因,包括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调整等;
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经济组织的成立及其在战后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作用;
③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过程、特点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教学难点,
①理解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过程中的复杂国际关系,如美国、英国、法国等国的利益博弈;
②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对世界经济稳定和发展的双重影响,包括其积极作用和潜在风险;
③将历史事件与当代国际经济体系进行对比,引导学生思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新特点。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历史地图、经济数据图表软件。
-课程平台:岳麓版高中历史教学平台,提供相关教学资源和背景资料。
-信息化资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官方网站的公开报告和统计数据。
-教学手段: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案例分析、视频资料展示。
五、教学过程设计
总用时:45分钟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二战后世界经济重建的视频,提问: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如何从一片废墟中重建起来?这种重建有何特点?
2.提出问题:战后世界经济体系是如何形成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3.学生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初步看法。
4.用时:5分钟
二、讲授新课(25分钟)
1.讲解背景:介绍二战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包括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欧洲的复兴与衰落等。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解释这两个国际经济组织的成立目的、职能和运作机制。
-讲解内容:用时5分钟
-学生提问:允许学生在讲解过程中提问,用时2分钟
3.布雷顿森林体系:阐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过程、特点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讲解内容:用时10分钟
-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分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优势和劣势,用时5分钟
4.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影响:分析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对世界经济发展、国际关系及全球治理的影响。
-讲解内容:用时5分钟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对当今世界的影响,用时5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展示:请学生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总结,用时5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提出问题:布雷顿森林体系是如何影响战后世界经济的?
2.学生回答: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教师给予点评和总结。
3.用时:5分钟
五、课堂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重要性。
2.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在当今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3.用时:5分钟
总计用时:45分钟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世界经济史》:介绍世界经济的历史发展脉络,特别是20世纪以来的世界经济体系演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详细介绍这两个国际金融机构的成立背景、运作机制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战后国际关系》:分析二战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的影响。
-《全球治理》:探讨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治理的新模式和新挑战,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世界经济史》来深入了解世界经济体系的演变过程,特别是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和发展。
-针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建议学生阅读相关书籍,了解它们的组织结构、职能以及在全球经济中的作用。
-通过《战后国际关系》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