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试题.docx
初中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试题
一、教学内容
1.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则。
2.能够正确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求解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
1.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则,能够正确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整式的概念,整式的加减法则,整式的加减运算。
难点:整式的加减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教材、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
1.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一道实际问题,例如“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100元的商品打8折,求打折后的价格。”
2.讲解整式的概念:通过示例,解释整式的定义,让学生理解整式的构成。
3.讲解整式的加减法则:通过示例,解释整式的加减法则,让学生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
4.课堂练习:布置几道整式的加减运算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5.例题讲解:讲解一道整式的加减运算的例题,让学生跟随步骤,理解解题过程。
6.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几道实际问题,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
六、板书设计
板书整式的加减
板书内容:
1.整式的概念
2.整式的加减法则
3.整式的加减运算步骤
七、作业设计
(1)已知某数的平方是36,求这个数。
答案:这个数可以是6或者6。
(2)某商店举行打折活动,原价80元的商品打7折,求打折后的价格。
答案:打折后的价格是56元。
2.请完成课后练习第1、2、3题。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引入,让学生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整式的加减法则,能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整式的乘除运算,提高学生的整式运算能力。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将整式的加减运算应用到更广泛的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
一、教学内容细节重点关注
2.整式的加减法则:整式的加减法则是将同类项进行合并,同类项是指变量和它们的指数相同的项。在加减运算中,只有同类项之间才能进行加减运算,不同类项之间不能直接进行加减运算。
3.整式的加减运算:整式的加减运算可以通过交换同类项的位置、合并同类项的方法进行。在合并同类项时,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或相减,保持变量的指数不变。
二、重点难点细节补充和说明
1.整式的概念理解:整式的概念是理解整式加减运算的基础,需要学生明确整式的构成要素,掌握单项式和多项式的区别,以及同类项的定义。
2.整式的加减法则应用:整式的加减法则是解决整式加减问题的关键,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同类项的判断方法,以及如何将不同类项转换为同类项,才能正确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整式的加减运算步骤:整式的加减运算步骤包括将表达式中的同类项归并、合并同类项的系数、简化表达式。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步骤,才能准确求解整式的加减运算结果。
4.实际问题解决:整式的加减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之一。学生需要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整式运算问题,并运用整式的加减法则和运算步骤解决实际问题。
5.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通过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方法。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跟随步骤,理解解题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整式运算能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可以运用整式的加减运算,加深对整式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语言语调:在讲解整式概念和加减法则时,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语调要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讲解例题和随堂练习时,语调要逐渐加重,引起学生的注意。
2.时间分配:合理分配课堂时间,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在讲解整式概念和加减法则时,可以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理解和消化。在练习环节,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时间,同时也要注意控制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
3.课堂提问: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可以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在提问时,要注意鼓励每个学生,特别是那些平时不太发言的学生。
4.情景导入:以实际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通过展示商店打折活动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引出整式的加减运算。
教案反思:
1.教学内容的选择:本节课选择了整式的加减运算作为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式的基本运算法则。
2.教学目标的设定:本节课设定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