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自考工程经济复习串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经济效益评价的基本方法
经济效益评价方法分为静态评价法(单选)、动态评价法及不确定评价法三类。这三类评价法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我们从下图中总体把握各类评价法:
这么多的评价方法,靠背显然是行不通的,因为每种方法均有计算应用,因此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对照例题练习、做习题,力争掌握每种分析方法的应用。
第一节 静态评价方法
一、投资回收期法
投资回收期:项目投产后,以每年取得的净收益(包括利润和折旧)将全部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方向调节税和流动资金)回收所需的时间,一般以年为计量单位,从建设开始年算起,如果从投产年算起时,应予注明。
计算公式:
Pt =累计净现金流量开始出现正值年份数-1+上年累计流量绝对值/当年净现金流量
Pt =投资总额/年净收益
取舍条件:
基准投资回收期的影响因素:
1.投资构成比例
2.成本构成比
3.技术进步的程度
投资回收期法优点:反映了初始投资提到补偿的速度,从缩短资金占用周期、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加速扩大再生产的角度来说是很必要的。
缺点:没有考虑时间价值。
例题8:新建某项目,预计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如下表:
表3- SEQ 表3- \* ARABIC 1
年份
1
2
3
4
5
6
7
8
9
净现金流量
-10000
-6000
-5000
6500
6800
7000
7500
8000
8000
若基准投资回收期为8年,判断其经济上的合理性。
【答案】可以采纳
【解析】
(年)
,故方案在经济上合理,可以采纳。
二、投资收益率法
投资收益率:项目投产后,以每年取得的净收益与总投资之比。
计算公式:
取舍条件:投资收益率的评价准则是基准投资收益率Rc:,则方案可取。
三、差额投资回收期法
差额投资回收期:在不计算利息的条件下,用投资额大方案比投资小方案节约经营成本来回收其差额投资所需的期限。
计算公式:()
()
简单的说,就是两方案的投资差额比上两方案的年经营差额,算出来的是投资差额的回收期。
取舍条件:,方案2优;,方案1优。
当两上比较方案年产量不同时,以单位产品的投资费用和经营费用来计算差额投资回收期,也就是每个费用均除以相关的产量,再行计算。特别是当有多个方案进行比较选优时,首先要将其排序,以投资总额从小到大排列,再两两
比较选优。差额投资回收期法的评价准则是基准投资回收期,当PaPc时,选投资小的方案,因为差额投资回收比基准回收期还要慢,当然不能多投资
多方案比较:(1)按投资额由小到大排列,投资小在前面;(2)依次进行替代式淘汰,留下方案最优。
差额投资收益率:差额投资回收期的倒数。
差额投资回收期和差额投资收益率只能用以衡量方案的相对经济性,而不能反映两方案自身的经济效益。
四、计算费用法
总计算费用:一个方案投资总额与基准投资回收期累计的经营成本之和。
前提条件:各个方案收益相同。
取舍条件:费用最小,方案最优。
优点:变二元值为一元值,即把投资与经营成本两个经济要素统一起来,从而大大简化了多方案的比较。
此处有两种计算费用,在运用计算费用法时,可根据需要选择一种或两种来进行计算,在多方案比较时十分方便,只需算出各方案的计算费用,最后取计算费用值最小的就是最优的。注意,计算费用法应用的前提条件是,各互比方案之间的收益相同。一般在题中指明各方案达到同一需求水平。
例题9:已知两个建厂方案,方案甲投资为1000万元,年经营成本280万元,方案乙投资为880万元,年经营成本300万元。如果基准收益率为8%,周期寿命均为10年,甲方案残值为400万元,乙方案残值为100万元,试用年费用法选择方案。
【答案】方案甲
【解析】
甲方案:
Z甲=RcK0+C0=
乙方案:
Z乙=RcK0+C0=
Z甲Z乙
故选择方案甲
静态方法缺点:
1.未考虑各技术方案经济寿命的差异。
2.未考虑方案经济寿命期内费用、收益变化的情况。
3.未考虑各经济寿命未的残值。
4.未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第二节 动态评价方法
一、现值法
(一)净现值法(NPV)
应用条件:已知方案的所有资金流入和资金流出。
净现值:技术方案在整个分析期内,不同点上的净现金流量按基准收益率折算到基准年的现值之和。
取舍条件:NPV0;多方案以现值最大为优。
(1)均等:
(2)不均等:
为基准收益率
(二)现值成本法(PC):方案若能相同,只有支出且没有收入,最少为优。
它是把方案所耗成本折算成现值,其计算方法与NPV法相同。
(三)净现值率(NPVR)法:;取舍条件:最大为优。
净现值率就是净现值与投资现值的比值。(填空)它是测定单位投资现值的尺度,用它可以对多个方案的进行比较相对的经济效益。
在现值法中,标准收益率的选定有两个原则:
(1)以贷款筹措资
显示全部